叙述中时空的不对称

一、叙述中时空的不对称

在文学之外的领域,空间和时间的结合是有充分理由的:它们是两个互补的方面,共同涵盖了经验存在的所有维度。因此,一个人是否坚持一种分离的理论,即认为空间和时间的两个方面是平行而独立的,也就没有什么区别了——例如欧几里得、牛顿、康德和莱布尼兹。或者一个人是否支持一种理论,认为这些方面是相互依存的,组成一个单一的、四维的复杂(时空)——就像爱因斯坦一样。空间和时间是独立或相互依存的,被视为地位平等的互补方面,属于共同的辩论领域。

这种时空关系的概念偶尔也会被运用到叙事文本中,从几个角度来看都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从其他方面来看,这是有问题的。叙事文本中的时空关系在应用于现实领域时既缺乏清晰性又缺乏对称性。文学基本上是一种时间艺术。虽然今天没有人会像莱辛那样直率地陈述这一点,但时间因素在叙事文本结构中的主导地位仍然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可以说,空间的存在被推到了一个角落。它没有被完全抛弃,但也没有在文本中得到公认和明确的地位。人们可以用多种方式理解它,但没有一种方式能像“时间”这个术语那样清晰、明确。这种时空关系的不对称,不仅体现在它们在文本中的地位上,也体现在它们研究进展的程度上。虽然人们不止一次地讨论过空间这个主题,但关于这个主题的研究总体上是相当分散的,而且很少有假设被普遍接受。

显然,难点在于叙事中空间和时间的一个基本区别。人们可以用文本结构和世界结构之间的相关性来谈论时间,而不可能用这样的术语来谈论空间。当用具体术语来讨论时间时,文本的时间和世界的时间的基本对立是主要内容(叙述时间和叙述时间,时间的表示和时间)各种可能在这些关系对组件可以创建一个广泛的类别,基于correlatior模式(不论是正面或负面的关联),特定类型的偏离时间的“自然”构造(如收缩、逆转时间秩序等)等。

原则上,我们也可以区分术语空间对重建世界的应用和作为言语文本本身的一个维度的应用。语言文本作为一种专有的时间结构的概念(如莱辛的概念)在今天是不被接受的。在这一点上,弗兰克和萨格雷可能会提到。然而,尽管有可能区分文本的空间和世界的帽子,人们却不能指出它们之间有任何持续的相关性。

1.文本的空间维度可以被理解为它的图形存在

有一些文本,尤其是具体的诗歌,在其中的图形空间被开发和激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的文本结构。然而,这并没有改变语言是一种任意符号系统的事实;换句话说,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不是基于它们之间任何真正的结构上的相似性,而仅仅是基于惯例。这一事实某首诗可能试图创建结构描述对象之间的相似性和其图形组织(例如刘易斯Catroll的诗安排为一只老鼠的尾巴的形状)并不意味着任何基本的连接或恒定不变的文本和世界之间的相关性,而是恰恰相反——这里的相关性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珍品。它与叙事中存在的两种时间顺序之间的相关性完全不同。后者是一种基于语言时间结构的永久性现象,即使在两种时间顺序之间存在矛盾时也会存在(负相关并不等于完全没有相关)。

2.如果将空间的维度归因于文本中的所指的结构,则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

这里指的是将意义结构成一种与它们在文本中出现的时间顺序不相同的模式。空间模式是指仅根据文本中不连续单元之间的联系而感知的任何模式,因此需要同时在空间中感知整个文本或部分文本(例如类比)。[1]当两个问题出现时,术语“空间”是用来描述这种模式:(1)第一个问题是这个词是否与之前的“空间”相同含义,(2)第二个问题是我们是否可以在这个意义上找到一种空间结构和世界空间之间的相关性。

就第一个问题而言,我相信我们在这里对空间概念的使用是完全不同的。在这里使用这个词的理由是,我们是正在谈论的长久性和共存性[2]。这些当然可以被看作是空间的重要方面;然而,如果我们按照它的一般用法来考虑这个术语,并且按照我们到目前为止的用法来考虑,显而易见,上面的用法不是通常的用法。首先,空间不一定是时间的缺失;事物不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而是按同时的模式排列的,这一事实并不能使它们必然是空间的,除非是纯粹的隐喻意义。再次,我们对空间的感知与体积、扩展和三维等概念有关,而这些都与空间模式的概念有关。这种图案没有特定的位置,没有轮廓,没有体积。它是一种抽象的组织,但它与被组织的事物的真实存在无关。

至于第二个问题——是否可以说空间模式与世界空间之间的联系?这里的情况更为复杂。如果不将有关世界的信息构造成某种“空间”的模式,就不可能重构世界的空间,因此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但这一特征并不一定只局限于重构的空间,因为重构世界的每一个方面都需要一种“空间”的视角——心理、人物、规范,甚至看似奇怪的情节和时间。然而,毫无疑问,空间的重建特别依赖于“空间”的观点。[3]在任何情况下,区分“空间”观点和被观察的空间对象是重要的。此外,尽管部分之间的联系是永久性的,但这种联系肯定不能被视为一种关联。文本的空间格局与世界的空间没有任何关系。

最后,无论空间格局与世界之间的联系是什么,都应再次强调文本的空间维度并不是自主存在的。文本是存在的。它的结构首先是在时间上的。所谓的“空间格局”,其实就是一个基本结构是时间的物质上层建筑。因此,叙事中不可能“绕过”时间因素。叙述,连同它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是按照时间安排的,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人们可以说是空间的时间安排。因此,我们必须确定从空间中存在的世界到时间中结构的媒介转换的各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