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视野下短篇小说《西波利村探险记》中的哈代生态观分析

第一节 《道德经》视野下短篇小说《西波利村探险记》中的哈代生态观分析

摘要:本节在《道德经》视野下分析哈代短篇小说《西波利村探险记》中蕴含的老子生态哲学思想,探讨哈代与老子共同的生态观。研究发现,哈代在小说中阐明了道法自然、人类遵守自然规律、顺其自然“无为”的重要性。哈代在这部儿童小说中所表达的“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生态思想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倡的“道”的思想不谋而合。

关键词:《西波利村探险记》;《道德经》;生态观

《西波利村探险记》是19世纪英国文学巨匠托马斯·哈代所写的为数不多的儿童小说之一。在1883年他应美国著名儿童杂志The Y ou th′s Companion的邀请写了这部短篇小说,并于1892年11月至1893年4月在波士顿的一家期刊The House Hold上连载,这本刊物“主要是满足和服务于美国家庭主妇的阅读兴趣”。与他的主要作品“威塞克斯环境与人物小说”相比,在这篇作品中,他通过生动描写儿童探险经历,深入浅出、简单明了地向儿童及他们的母亲等大批读者讲解了他所提倡的生态观,讨论了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呼吁人们尊重自然规律,唯道是从。这些思想与老子在《道德经》中所提倡的生态思想不谋而合。本节将在《道德经》视野下解读《西波利村探险记》中蕴含的生态哲学思想,探讨老子与哈代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共同点,以探寻中西方文化在生态方面的共同理想。

《道德经》由我国春秋时期伟大的哲学家老子所著,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哲学的珍贵遗产,而且在世界哲学宝库中也高居世界哲学的顶峰。全书分为上、下两篇,即“道经”和“德经”。在“道经”中,老子将宇宙的产生、万事万物的生长都归为“道”,“道”字在《道德经》中共出现了74次,向人们阐明了人类要亲近自然、感知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而哈代也持有同样的生态观,所以他写这篇儿童小说向儿童及父母表达他在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育思想。本节将在《道德经》视野下分析《西波利村探险记》中的共同生态思想,从而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生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