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理论视角下马克·吐温小说《亚当夏娃日记》中的对话艺术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第二节 复调理论视角下马克·吐温小说《亚当夏娃日记》中的对话艺术研究
摘要:本节从巴赫金提出的复调小说的对话理论角度来分析马克·吐温在小说《亚当夏娃日记》中独特的对话艺术,分析对话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研究作者马克·吐温运用对话艺术的意图,探索复调小说中全面对话关系构建的意义,感受对主人公与作者对平等关系的提倡及对男女平等和谐爱情的歌颂。本节从小说中的两种对话方式“大型对话”及“微型对话”两个方面来研究对话在复调小说中的核心作用,以感受复调小说中对话艺术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复调;《亚当夏娃日记》;马克·吐温;对话
《亚当夏娃日记》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由《亚当日记选段》与《夏娃日记》两部分组成,是马克·吐温倾尽其人生理想及对妻子的真挚情感、耗尽十余年光阴创作而成的一部典范之作。这部小说深刻描述了亚当与夏娃的人类原初状态的爱情体验及对自然界生命体的探索,以细致、真实的情感,复杂的人物思想描写、独特的写作方式区别于他的其他作品。小说采用复调小说的叙事艺术手法,以主人公的自我意识为描写对象,以横向共时性的时空描写瞬间情景,并用复调小说特有的全面对话方式展开小说。
复调理论是20世纪苏联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巴赫金在《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一书中提出的,书中阐述了三个研究发现:主人公是表现自己观念的主体;独立的思想观念是艺术描写的主要成分;小说的全面对话性。第三个发现“对话”刷新了自柏拉图以来的文学批评理论赋予“对话”的含义,对话不仅是对话体的运用或是对话修辞术,更是一种文艺的思维和人类交往互动的模式;研究范围属于“超语言学”,是在交往中探讨语言。在复调小说中,对话是不同声音、不同意识相互交往的联接点,是前两个发现的表现手段,主人公的主体性及独立的思想意识依赖于对话而存在。复调小说的对话分为“大型对话”和“微型对话”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