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心理论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实践

第七节 自尊心理论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翻转课堂模式中的实践

摘要:基于自尊心理论,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置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并应用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心及自尊心,让课堂气氛活跃,提高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成绩。

关键词:自尊心理论;翻转课堂;大学英语读写

随着“以学生以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进,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而课堂的主体——学生的情感在语言学习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研究表明,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就会自行停止。即使不停止,认知活动也不会有实际效果。而自尊心(self-esteem)是语言学习中重要的情感因素之一。自尊就是学习者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认识、判断和评价。在语言学习中,当学生处于自尊得到保护和鼓励的环境中,学生的认知活动最有效。儿童心理学家史坦利教授研究发现自尊心的强弱取决于他们过去的体验、周围重要人物(家长、教师、同学、朋友等)对他们的评价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因此如果学生能从教师的评价中看到自己的积极形象,就会感觉自身价值的存在。Robert Reasoner认为教师要承认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而且要保护他们的权利和情感。

“翻转课堂”是指“通过颠倒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来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重新规划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发展学生的五个方面的自尊心:安全感、认同感、归属感、目的感及胜任感。

基于自尊心理论,将“翻转课堂”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进行设计,应用于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培养学生的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