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料与方法

1.实验分组及带教情况

将2015级入学的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课堂模式进行教学,共43人;另一组为对照组,共43人,采用传统课堂模式进行教学。2组均由相同老师进行教学活动。

2.“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将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这一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解决问题为基础,实现知识的传授、内化与拓展。

(1)“课前”环节

翻转课堂将传统课堂的课堂教学部分放在课前,以实现知识的传授。首先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根据学生的基础确定教学目标以及课程的重点难点;然后应用PBL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给学生提出适当的学习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线,因此问题的设计要合理并且层层推进。之后根据设计好的教学步骤及教学内容制作微课视频和教学PPT。微视频要短小精悍,不要超过15分钟,内容聚焦于一个知识点即可。教师可以自己录制微视频或者在网络上找到现成资源并下载,并制作教学PPT。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记录下学习的难点,并在课前与教师沟通。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问题列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点,以便设计在课堂上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PBL教学法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将翻转课堂的“课前”与“课中”两个环节衔接在一起。

(2)“课中”环节

翻转课堂的课堂是将知识内化的重要环节,是基于“解决问题”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交互式协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即时反馈,并即时辅导,是一个“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高效课堂。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首先,小组讨论是主要的课堂形式。将学生分小组后用英语回答问题、进行讨论。学生们根据课前自主学习的成果,对问题的解答各抒己见,从而达到组内成员间的学习互补。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及监控小组讨论进程给予小组一对一的辅导,指导学生正确应用英语进行交流。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启发着教师和学生们利用课后时间对该问题进行拓展学习。在小组讨论最后阶段,小组代表发言,总结小组成员观点,以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励学生大胆地展示学习成果,发挥学生主体性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其次,随堂练习可以检查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点。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可以制作在线考试的网站,如在“问卷星”网站制作测试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手机扫描试题的微信二维码,立刻做题,并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试卷。教师可以通过“问卷星”网站自带的“分析与评价”功能看到学生的做题情况。对学生仍难理解的知识点和比较集中的问题,教师可进行详细的讲解或一对一的辅导。再者,在课堂上,让学生模仿课文结构进行仿写一篇作文,有利于学生把“输入”的知识产出,通过写作“输出”,从而进行知识的内化。作文完成之后,可以先用“批改网”进行自评,后将自己修改过的作文进行组内互评,最后教师点评。经过多种评价方式和多次修改后,学生渐渐能写出逻辑清晰、语言表达准确的文章,以达到大学英语读写课“以读促写”的目的。课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课堂总结,首先,让学生代表总结课堂上所遇到的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及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其次,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典型问题进行点评及总结。

(3)“课后”环节

在“课后”环节,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来进行教学反思。教师客观、公正地对学生个人、小组以及整个班级进行“学”的评价,详细记录学生学习阶段产生的得分和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就感,以促进更好地学习。与此同时,学生认真地对教师的微视频及课堂活动给予评价。教师可利用“问卷星”网站的“调查问卷”功能设置问卷,了解学生的评价,以改善下一次微视频的制作及课堂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此外,教师要布置相应的拓展作业来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如让学生去阅读难度适中的英语小说原著,让学生感受英语小说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完成教师在“问卷星”网站上事先制作好的“在线考试”的练习。教师可以通过网站的统计数据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学生的评价、教师自己所写的教学反思及“问卷星”网站的统计数据,总结学生学习中仍存在的问题及难理解、难掌握的知识点,为下一次课堂活动做好课前学习的微视频及教学PPT,为下一次基于PBL教学法的“翻转课堂”做好准备。

总之,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课前”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等教学资料自主学习,“课中”师生以现场答疑解惑的交互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课后”布置学生学习任务,进一步拓展学习和知识深入探究。整个学习过程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将PBL教学法贯穿于整个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

3.传统教学课堂模式应用

教学中对照组采用以讲授知识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授课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中教师集中教授知识点,阅读技巧,讲解课文及练习难点,课堂上教师占主体地位,从头至尾进行详细讲解,与教师的互动较少,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填压”式中学习;课后布置学生作业,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考核和问卷调查的形式来进行。考核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进行,问卷调查使用课题组编制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平均每周“课前”自主学习的时间、课堂上专心于课堂活动的平均时间、平均每周课后完成作业所花费的时间、调查人群对学习成效的满意情况、学生对两种课堂教学模式的反应以及教师收集的两种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相关数据调查,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学习成效。

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统计软件包对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