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天人合一”认识论视角下的《林地居民》基尔斯对大自然的认识方法解析

第三节 《道德经》“天人合一”认识论视角下的《林地居民》基尔斯对大自然的认识方法解析

摘要:本节从《道德经》“天人合一”认识论的系统思维与意象思维两方面解析哈代小说《林地居民》中男主人公基尔斯的主客体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以探析哈代对大自然的认识观。研究发现,哈代在小说中塑造了用系统的目光看待自然、对自然规律了然于心的基尔斯,呼吁人类应改变主体与客体对立的认识论,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高境界“天人合一”。

关键词:《道德经》;《林地居民》;哈代;认识论

《林地居民》被誉为是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小说中最和谐的小说”。在小说中,他塑造了大自然之子——男主人公基尔斯,同时以基尔斯的死亡结局表达着他对于“文明”社会将人与自然异化的无奈和遗憾。正是由于人与大自然变为了主体与客体的对立,人与大自然就变得越来越分隔对立。因此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弘扬人与自然之间应是主体与客体相统一的认识观,以形成“太和”的最高境界。在中国哲学著作《道德经》中“天人合一”的认识论有两个特点:系统思维与意象思维,本节从这两个方面解读《林地居民》中基尔斯对大自然的认识方法,以探析哈代对于大自然的认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