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25年08月10日
一
长篇小说《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1900—1949年)的唯一一部作品,她仅凭它就获得较高文学声誉。1936年小说一出版,立即成为当时美国的第一畅销书,也成为20世纪世界文学的经典。自作品问世以来至今的68年光景中,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学者分别从女性主义、历史的角度、道德方面、美国人的未来意识、与《红楼梦》的比较等来分析思嘉这个人物,但未见过用弗洛伊德的释梦原理来分析思嘉的雾之梦。
在《飘》这部小说中,米切尔对主人公思嘉的雾之梦进行了四次详细的描述,并且每一次的梦境都很相似。前三次在她的梦中,最后一次是在现实中。思嘉第一次梦见大雾,是她在瑞德的帮助下,带着自己的儿子、媚兰和她的孩子、黑奴普里茜冲出炮火连天的亚特兰大回到故乡塔拉后,全家人遭受着战争、饥饿、贫穷的煎熬的时候。小说中第二次说到雾,是在思嘉的第二任丈夫弗兰克因为她受到的攻击去报仇而丧生后,她自责、愧疚而感到痛苦。这时,瑞德来找她,她把所有的不安、自责、痛苦统统都向瑞德倾诉,她向他讲起了这个梦。第三次说到雾,是思嘉和瑞德在新奥尔良度豪奢蜜月的最后一天夜里,她又做起了这个恶梦并从梦中惊醒,瑞德把她抱在怀中安慰。小说中第四次说到雾,是在本小说的倒数第二章。虽然与前三次不同,这次思嘉看见的雾,不是在梦中,而是在现实中,但其可以看作是该梦的外化。
作者对思嘉的雾之梦的每一次详细描述,篇幅都达到好几页之长,并多次在谈话中提到她“像个在梦魇中迷惘恍惚找不到方向的孩子”。可见作者对这个梦的重视程度,以及她想让读者从中感受到什么。那究竟隐藏在这个梦深处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