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讨论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向学生传授知识点,其优点是教师可系统地讲授知识,从全局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出勤率非常高,学习能在较短的时间学到较多的知识点;但同时这也容易向学生“填压”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容易产生疲倦感,对学习英语读写的兴趣不大。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课前花1~2小时预习知识点,为课堂学习做准备,但有少数学生对自己完成预习任务的要求不高,因为他们认为教师在课堂上必定会讲解。在课堂上,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的时间有限。心理学专家指中,一般人最能集中注意力来形成有效注意的时间仅为15分钟。大部分学生能集中10~20分钟,对学习英语兴趣浓厚的同学也只能集中20~30分钟。学生们产生疲倦感后就开始做其他的事情,以打发课堂中余下的时间,课堂效率低。在课后,因为在课堂上对知识点理解程度不高,所以学生仅完成老师所布置的课内作业感到十分费力,容易产生厌倦感。只有几个学生愿意在完成课内作业之后,进行拓展性的课外阅读。因此在本研究中,只有32.5%的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感到满意,认为能够促进他们的英语读写能力的提升。
“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重新调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环节。“课前”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学习PPT及教学视频自主学习知识点。与传统课堂的预习环节不同的是,对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求高,要求学生学会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掌握情况控制播放的节奏,对没听懂的地方可以回放、暂停、做笔记,以达到学会的程度。研究中,大部分学生每周花3至4个小时来自学,由于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他们越学越有兴趣。在“课中”环节,课堂活动丰富,每个活动一般不超过15分钟,这样能让学生保持注意力。当他们要感到疲倦时,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对课堂保持新鲜感及期待。所以研究中,大部分学生能保持20~30分钟的有效注意力。通过课堂活动,学生能巩固课前自学的知识点,为课后节省了很多精力。“课后”教师布置巩固课内知识的练习和一部分课外小说的阅读练习,既能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又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研究中,53.5%的学生平均每周花2~3小时完成课后作业,一个学期结束后,他们可以读完1~2本难度适中的英文原著,大大增加了他们对英语文化的了解,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授课教师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传统课堂的学生整体很听话,安静,胆小,不愿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当被点名回答问题时非常紧张,表达不清自己的想法。让学生们制作PPT介绍背景知识时,声音小,不自信。只有几个经常发言的同学能大方地站在讲台上。师生互动不多,课堂气氛不太活跃。下课后问老师问题的同学很少。而采用“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法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发言及讲解知识点时,普遍更大方、自信,他们能够自己举手踊跃地回答问题。课堂讨论环节中,有创造性的想法层出不穷,能够利用他们的批判性思维来思考问题,向老师提问。教师不断地得到新的启发,为了能够回答学生的问题要不断地查找资料、学习,以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这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师生之间交流多了,了解多了,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能在快乐及收获中学习,教学过程成为了美妙的体验过程,课堂成为有效的课堂。
将PBL教学法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应用在大学英语读写教学中,一方面,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在课堂上的专注度,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及有效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会了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了期末成绩。另一方面,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学生学习的预测能力、课堂掌控能力、学科专业知识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自己的各方面能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模式特别适用于处于数字及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当今的学生及教师,是值得尝试及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学校和各门课程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广泛,取得了许多教学成果。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由于调查对象人数的限制,不能完全说明大学英语读写课堂的适用情况,有待下一步广泛地应用及深入地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