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以深呼吸的地方
黑龙江,是一个可以深呼吸的地方。
站在四野无拦的大地,望着漫漫无边的绿色,听着寂静中的天籁,飘过土地的芳香、庄稼的芳香、空气的芳香,谁能禁得住不贪婪地呼吸?
人如此,土地呢?国土人在这片黑土地上一次次挖渠引灌,一次次筑堤修路,一次次削坡平坎,一次次以土培肥,一次次整治翻腾,黑土地像不像也在一次次地深呼吸?
清淤利肺,补漏修曲,身体通泰,吸排有致。
生命在呼吸。土地在呼吸。黑龙江人的思想,也在做着深呼吸、深思考、深置换。
你听,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副巡视员贾东力的一番话正是深思所出——
“1999年,新的土地管理法颁布,体现了国家在发展中对开展土地整治、提高农村综合生产能力、集约节约用地、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战略布局和法定意志。而国土资源部和财政部历时十余年,艰难探索,建立了一整套贯彻土地法、推进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的执行政策和措施,非常不易。可以说,规划到位、执行有力,操作规范、监督严格。很现实,非常接地气。土地整治是现代农业、新农村发展的基础,是区域经济发展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域间默契合作、共享发展成果的载体。
“黑龙江有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的耕地,目前平均亩产仅有500多斤。而整治后的农田亩产都在1000斤以上,土地整治的效益明显。就全省看,目前整治土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土地整治空间仍然很大。仍然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国家发展战略中,黑龙江的区域功能是粮食生产。我们的核心任务是看好这块无污染的土地,保护和建设好农田基础设施,多生产和输出绿色粮食。省委、省政府愈来愈重视土地整治建设高标准农田工作,陆昊省长指出这项工作对大平原农业综合能力提高至关重要。
“秦记者,希望借你的笔宣传宣传,建议国家加大对黑龙江的支持力度。”
贾东力的话语气温婉,分量却挺重。我理解这个“土地官”的心情,却不知我用心写作的这篇文字能否成全她的心愿,哪怕一二!
自人文始祖黄帝“经土设井”“立步制亩”起,人类祖祖辈辈都在做土地这篇大文章,目的是使人类更合理地利用和仰赖这片土地,让土地更富裕和自信地哺养人类。
可是,我们有难言之隐、之愧。
尤其在这个科学技术和经济日益发达的时代,一股股物欲横溢的暗流在损伤着大自然的健康,吞食着万物之母的躯体,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无节制地砍伐,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掠夺性地开采,造成地面塌陷;急功近利地办厂,带来环境污染……大地母亲体伤病重,不堪一击。旱魁肆虐、赤地千里,沙尘袭来、天地混沌,山洪泥石流、水灾、滑坡、崩塌等等,无一不是她的声声哀嚎和怒吼。
“土地整治”岂不是民族声音,国家使命?
自美国学者布朗才提出“谁来养活中国?”的发问,这么多年来,中国靠本国生产的粮食不仅养活了14亿人口,而且使国人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令世界惊奇!这完全得益于中华大地上粮食产量的提高。那么,不知有人想过没有,粮食产量的提高,与黑龙江、与全国开展的土地整治有直接的关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土地整治面临着新的任务和使命:“十二五”期间再建成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4亿亩、补充耕地2400万亩……一系列宏伟目标,拉开了新一轮土地整治的大幕。
遥望未来,我站在黑土地上又一次深呼吸,想与这片土地做更多的交流与对话。我相信,随着新一轮土地整治的大幕的开启,黑龙江土地整治将从两大平原向纵深、向宽广发展。
爱我黑土地,筑我大粮仓,黑龙江国土人上下求索,励精图治,日月可鉴。
殚精竭虑,不辱使命,保卫国家粮食安全,黑龙江省雄韬大略,黑土地上正在续写新的传奇。
黑土地,我的黑土地
我把一切都献给了你
你的果实里有我的生命
你的江河里有我的血液
即使明朝我逝去
也要长眠在你的怀抱
……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