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风乍起 解困突围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我国的基础能源,在我国一次性消费能源的构成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做好煤电油运工作是确保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保证。
甘肃是煤炭资源大省。据2010年全国煤炭资源潜力评价,甘肃境内煤炭资源预测储量为1656亿吨,在全国煤炭资源量超过千亿吨的省、自治区中列第六位。且煤炭资源分布相对集中于陇东地区。然而长期以来,甘肃省的煤炭生产与消费基本处于弱平衡状态。“十一五”以来,随着火电、冶金、化工等主要耗煤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产需缺口逐年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14年,全省煤炭需求达到5500万吨,专家预测,到2020年,全省煤炭需求量达到15145万吨。
煤炭是我省能源消费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需求量逐年增加,煤炭供需矛盾加剧,制约全省火电行业健康发展。2008年,全省火电装机容量达900万千瓦,年需煤量2800万吨,电煤库存持续低位运行,火电企业电煤严重短缺。全省12家重点电厂的多台机组面临停机威胁。缺煤短电,已成为制约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解决我省煤炭严重短缺的问题,2008年6月,甘肃、新疆两省区就建立煤炭领域长期战略合作达成了框架协议,为保障我省现阶段煤炭供应创造了资源条件。但随着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燃煤电厂的相继投产,煤炭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
外紧内困,日逼甘肃。省委、省政府积极研究对策,多方谋划、大力开发和培育能源产业,开发酒泉风电,打造西部“陆上三峡”,开发庆阳煤炭资源,打造陇东能源基地……开启了甘肃由能源短缺向能源大省的转变历程。
首先是开发庆阳煤炭资源,打造陇东能源基地。
陇东地区地处我国聚宝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区域内煤、气、油资源丰富,煤炭资源尤为丰富,煤质优良,分布集中,预测煤炭资源量1591亿吨,占甘肃省预测煤炭资源量的96%。为此,省委省政府抓住西部大开发、鄂尔多斯能源基地建设的契机,提出建设甘肃陇东能源基地。
记者在煤炭勘查院看到,自2005年起,省委、省政府召开的专题会议纪要就有一大本。时任省委书记陆浩、省政府副省长徐守盛,现任省长刘伟平等多次召集有关人员会议,专题研究讨论陇东煤田勘查事宜。
大势所趋,大势所迫。农耕文化源远深厚的庆阳革命老区,多年来仰仗石油开发拉动经济。当地特大煤田的发现,无疑是庆阳千年不遇的发展机遇。科学、合理加快陇东煤炭资源开发,打造陇东能源基地,是解决全省煤炭供需紧张的一条突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