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大计 重在找水

千秋大计 重在找水

民勤县地处甘肃省石羊河流域最下游,三面被沙漠包围,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全县面积的近九成。是全国最干旱、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沙漠每年都在以1—3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昔日13万亩沙枣林或成枯梢或死亡,50万亩林地沙化,近400万亩的天然草场退化,缺水成了民勤北部改善生态环境的制约因素。缺水多沙,沙进人退,近10年来已有3.5万民勤人举家搬迁,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家园。虽然前人在此进行了多次地下找水工作,但都是成效甚微或无功而返。若沙漠化进程继续下去,民勤绿洲屏障将失去作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就有可能很快联手,合众东进南下,整个中原大地都会遭受沙尘的袭扰。

民勤沙漠化问题深受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就民勤问题做出十多次批示和指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工作时强调“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充分强调了改善民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防治沙漠化,无非是植草压沙、种树固沙、改变局部气候环境。最最关键的是寻找地下水源。2013年12月国务院通过甘肃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总体方案后,提出“以水源涵养、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为重点,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三大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北部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为武威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于是,在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的前站——民勤北部山区和荒漠极端干旱区寻找可供利用的地下水,解决农牧民与厂矿企业用水问题,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2014年年初,甘肃省水利厅和武威市委市政府组织前期找水目标战略论证后,民勤县政府委托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负责实施“民勤县北部山区找水靶区水文地质勘查”项目,以期解决附近农牧民和厂矿企业生活、植树造林等用水需求,保障民勤生态环境建设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