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土如命
耕作层剥离引来织金县新一轮土地整治的热潮。缘于自然、历史性的缺乏和贫瘠,这个县一直视土如生命,不断加大土地整治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2008年以来,共实施宜农利用地开发项目50个,竣工新增耕地686公顷。目前正在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22个,总规模3152公顷,总投资一个亿。
织金人包括老百姓的惜地爱地意识,都根深蒂固。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王琎说,他小时候家里起房,都是贴着山坡坡,古老的村寨,都在山脚下。
目的只有一个:节约土地。
所以,当2012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下发《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工作方案》,确定织金县为试点县后,全县人乐坏了,县委县政府立即成立了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县长当组长,分管副县长和财政局长局当副组长,相关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建立起新的工作机制,县国土资源部门牵头,多部门联动。明确任务,由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和农牧局负责具体落实,通过公开招标,承建任务落实到贵州纳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万事开头难。大寨村大、小陀螺组的这一片石漠化荒坡,实行责任制时都分给各家各户。现在整治,要征得农户同意。县国土资源局会同乡政府,组织召开了5次村民大会,给大家讲政策讲做法。苗寨群众沟通难,理解能力也参差不齐,只能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地讲,直到大伙从听不懂到听明白,从听明白到同意,从观望到提着土豆、鸡蛋去感激、慰问项目部。
这项工程牵动着国务院、部、省、市领导的心。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来了,国土资源部的领导来了,都高度肯定了耕作层剥离利用的前瞻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为地方政府提底气、振志气、鼓勇气。市政府首次把表土剥离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11月28日,全省推进耕作层剥离利用强化土地监管现场会在织金县召开。副省长慕德贵,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副主任巴特尔,省政府副秘书长张学军,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朱立军、总规划师董晓峰、总工程师郭强,毕节市副市长王琪及省市有关部门领导出席,声势浩大,效果良好。
慕德贵强调,全省各地要统一认识,切实做好三件事:耕作层剥离应用、打击坝区违法占耕、提高供地率。
巴特尔评价专项抓耕作层剥离应用,贵州是第一家,走在了全国前面。将来总结出一套好的制度和模式,向全国推广。
朱立军通报说,贵州全省已有16个县(市、区)开展了耕作层剥离利用试点,完成了剥离面积1672亩,剥出土方33万立方米,改良耕地548亩。他具体指出,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推动耕作层剥离利用“怎么干”,非法占耕行为“怎么治”,提高供地率“怎么抓”。
农历三月三,是苗族风俗里的爬山节,今年这天,县国土资源局组织干部职工到大陀螺、小陀螺造地现场慰问参观,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果然,许多人受震撼、被激动,晚上全体出动捡拾柴火,在施工现场开起了篝火晚会,庆祝织金国土资源管理史上一项伟大的事件。
他们说,从此以后,无论下乡还是回家,都会宣传耕作层剥离这个新鲜事。家在农村的年轻职工刘敏的几家邻居今年建房时,都把表土进行了剥离。
王伟局长笑眯眯地递过手机让我看,原来他的手机屏幕正是大陀螺小陀螺土地整治前后对比图。他说,每看到这图,就觉得自己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就生出自豪感,所有的疲劳和烦恼都没了。
这种开创耕地保护的稀有做法也吸引了贵州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在我之前不久,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摄制组专门走进乌蒙山、走进织金,拍摄制作了《乌蒙山中美丽的人家》在第43期节目中播出,讲述了织金“失而复得的土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