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保障再提高一些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徐徐升起时,一勘院的小区广场人头攒动,有的伴着欢快的节奏跳起健身操,有的凝神静气专注于太极拳的一招一式,有的在健身器材上自由自在地活动着筋骨。马路整洁宽敞,楼房排列整齐,整个小区绿树成荫,花圃灿烂,假山簇拥,喷泉流清,一幅幸福和谐的美景。
家属区是单位的又一张脸面。谁曾想到,几年前,这里窝棚乱搭,菜窖乱挖,垃圾乱堆,苍蝇乱飞,俨然像乡巴佬进城,陋习难改。加之小区投入使用三四十年,水、电、暖年久失修,超负荷运行,断电、漏水、管道堵塞时有发生。现在尚且如此,将来地勘单位企业化后,这些生活后勤保障谁来负责?新一届党委班子高屋建瓴,决定有多大力办多大事,逐年实施整治,打造新型地勘单位的外部形象。
可是,当扒围墙、清窝棚、改管道、换电路、修花园、装路灯……一项项维护职工根本利益、造福于民的工程开始后,却遭到多少不解,遇到多少误解!有的说,有这个功夫何不去抓生产?有的说,这些纯属面子工程,是为给领导脸上贴金!怀疑讥讽者有,阻挠谩骂者有,消极观望者有。院领导班子横下一条心:没有表面也做不到实质,今天的表面,就是明天的实质。
31号基地的暖气不热,院里投入100余万元购买10吨锅炉一台,对暖气管道进行改造;水压不够,用水高峰期高层的住户吃水困难,投入25万元安装稳压补偿式无负压供水设备,解决近800户职工吃水难问题;给每户补贴1000元,接入天然气,让大家都能用上安全、环保、经济的清洁能源;修建塑胶篮球场、羽毛球场,人造草坪门球场,绿色长廊,装置健身活动器材,为职工建设悠闲活动场所;4个基地变压器负荷能力不足,供电线路老化,存在安全隐患,投入117余万元进行升级改造;4个基地治安防范能力差,投入23万安装智能楼宇监控系统;职工就医看病不方便,每个基地都建起卫生所……
优美环境来源于院党委的正确决策,得益于院里大手笔的投入。据悉,自2005年以来一勘院里先后投入近5000万元,对4个基地的环境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如今一勘院的各个基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芳草铺地,满园花香。
“职工家属的满意就是我们的工作标准。”主管物业的纪委书记徐文鸿经常这样要求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物业公司寇经理任经理一职3年多,笔记本记了8大本,他说,光花牛路31号基地住户有950户,其中孤寡、遗属、子女不在跟前的有310户,离退休职工700多人。人多事杂,他不得不把每天的任务记在本上,职工反映的问题不推不拖,下水道堵了、暖气漏水、阀门坏了,只要一个电话,维修工随叫随到,及时排除。甚至一些子女不在跟前的老同志修开关、换灯泡都打电话找物业。每逢节假日,别的职工或与家人团聚或外出旅游,而他们却加班加点,坚守在岗位。2012年秋季,甘泉路8号基地变压器出现意外,造成整栋楼几天处于断电状态,住户的生活秩序被打乱。当时又正逢连阴雨,物业人员冒雨爬高上低查找故障点,购线,架线,晚上打着手电筒仍在维修,直到住户们重新亮起了灯……
“后勤服务工作做好不容易,一旦做好,就把人心征服了。”原离退休科科长秦天时,与退休干部白志忠、周家昌刚组织老年合唱团练完歌,遇到记者,连声夸赞起院后勤服务、离退休管理工作。他们说,丑永魁院长搞活了一个单位,拯救了一批干部(意指想辞职的),扶持了一批大学生,温暖了下岗内退及离退休职工,改造了地质家园。他们无比骄傲地说:“花牛路31号基地先后被评为‘三城联创先进单位’‘花园式小区’,天水市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人员来我们院子参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