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原守护神——记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

陇原守护神——记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

甘肃是地质灾害多发省份,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岷县漳县地震、东乡县城特大型滑坡、天水娘娘坝特大群发性滑坡、泥石流……抢险救灾工作应接不暇。一次次特大、重大地质灾害面前,总有一支队伍不畏艰险,冲锋陷阵,战斗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以忘我的精神和付出,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向政府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份漂亮的答卷。这支队伍,就是近日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土资源部评为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的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中心(以下简称应急中心)。

挺进青藏高原,为玉树救灾抢险提供技术保障来得太突然。2010年4月14日清晨,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应急中心接到前去救援的信息。而就在一个月前,应急中心刚刚由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在甘肃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加挂成立。为了整合资源,应急中心与地质环境监测院合署办公,建立了由中心主任黎志恒、总工程师赵成等省部专家带头的60人的省级地质灾害应急专家团队,采取平战结合,以保障全省日常地质灾害应急和大型、特大型地灾应急工作。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应急中心主任黎志恒、副主任姜才文立即加入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统一组织的支援玉树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先遣主力部队,第一时间开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

根据救灾需要,应急中心随后又派出10余名工作人员进入灾区。大家经历长途跋涉后,顾不得休息,便在海拔4200米—4800米的工作区展开应急调查。前后10多天里,他们克服暴风雪、高原缺氧、寒冷、缺吃少住诸多困难,最终顺利完成了调查任务;共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12处,完成了治多县、曲麻莱县的初步调查任务,提出建议监测预警点8处、建议搬迁点1处、建议工程治理点7处;编制完成了《甘肃国土资源系统支援玉树震区地质灾害排查报告》及附图,为玉树灾区恢复治理提供了第一手专业可靠的资料。之后,应急中心又组织精干力量协助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完成了《玉树震区灾区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出色的工作赢得了青海省政府及国土资源部的赞誉。

首战即胜,证明了这支队伍训练有素,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敬业精神。

守护陇原大地,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规划蓝图。同年8月8日凌晨,甘肃省舟曲县发生50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持续40分钟后引发了特大型山洪泥石流灾害。位于县城边上三眼峪沟口的月圆村整村被淹没、掩埋,情况万分危急。应急中心接到消息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60余名抢险救援技术人员第一时间奔赴灾区,对重灾区段县城南、北两山及城区重点滑坡、泥石流灾害隐患点展开拉网式排查,共排查出县城及周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18处。

应急中心工作人员上到50多岁的老职工、下至20多岁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在阴雨连绵的天气下,不顾个人安危,白天加黑夜地连轴转,赶点编制了《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紧急防灾预案》和6幅紧急避险撤离路线图,交付政府,公示于当地群众和外来抢险救灾人员。

8月11日晚8时,距县城10公里的南峪沟因强降雨再次暴发泥石流灾害,由于应急中心在紧急防灾预案中把南峪沟作为重点防范地区之一,通过监测预报,提前将危险区内的1675人安全转移,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之后,他们又编制完成了《舟曲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以及舟曲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环境评价和勘查设计、治理工程初步设计等共计20余套重要技术资料,为舟曲县灾后重建提供了技术保证。

2011年5月10日,甘肃省岷县发生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应急中心接到灾情报告后,立即派副主任郭富赟作为先遣组赶赴灾区开展应急处置。在国土资源部和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组织下,应急中心统一协调和安排部署应急调查工作,对岷县18个乡镇的地质灾害隐患进行了重点调查和区域排查,共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264处。在排查的基础上,他们编制完成了《“5·10”岷县特大冰雹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为灾区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省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应急中心遂以惯有的警觉和速度,分次派出应急调查人员45人次,出动车辆9台次,调查地质灾害隐患点295处,完成30余处灾区居民安置点危险性评估,并及时提出了抢险救援、应急处置措施和建议,确保了震后次生地质灾害“零伤亡”。在几次强降雨过程中,指导灾区各地临时转移避险群众14.8万户、35.83万人。

在此前后,天水市娘娘坝一带也发生了暴雨引发的山洪泥石流灾害,灾害造成的损失及隐患远大于岷漳地震带来的损失。7月底,按照国土资源厅指示精神,应急中心对甘肃东南部定西市、天水市因地震及暴洪泥石流波及的37个县区599个乡镇、9734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的6965处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分析研究,加班加点编制完成了《甘肃岷县漳县6.6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及地震灾害预防专项规划》等。

在此基础上,2014年9月,应急中心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编制完成的《甘肃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2014~2020)》,使甘肃省成功入围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省份,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赢得了国家的重点支持。

抓好预警预报、增强群测群防意识和抗灾减灾能力应急中心成立后,多年来紧密地与兰州中心气象台合作,完成了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管理系统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平台的建设,完善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会商机制,形成了24小时天象预报和短时临近预报的工作机制。

按照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多年来,应急中心组织开展全省14个市州、86个县(区)国土资源系统地质灾害应急技术与管理培训班50余期,培训乡镇干部、基层群测群防员1万余人次。2014年,应急中心与甘肃省地质博物馆共同承办了全省8个市(州)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巡展,使3万人直接受益;完善和下发了《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手册》《甘肃省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指导手册》等指导性技术资料;在兰州、天水、陇南、白银、临夏等市(州)指导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60余次,切实提高了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近5年来,应急中心共发布气象风险预警276次,成功预报107起地质灾害,成功转移14.7166万人,避免财产损失近12亿元,被誉为“陇原大地的守护神”。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