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征党河南山
第十项目组一共21人,其前身是“肃北县—阿克塞县党河南山一带综合异常查证”项目组。2008年,这个项目组在肃北县党河南山地区1570平方公里范围内开展1∶5万水系测量和100平方公里内开展1∶1万土壤测量时,缩小了铁异常。经踏勘检查发现了铁矿露头,采样化验分析,全铁含量达26%~38%,磁性铁含量达17%~27%。这一成果引起了二勘院领导的高度重视:经过几年的艰难探索,二勘院有望在新矿种上取得突破!
2009年,院里重新组建了第十项目组,加强了技术力量,组成一个精英强队,除了两个司机、4个工人外,全是技术人员。他们不强不行,所承担的“甘肃省肃北县德勒诺尔—石板墩铁(金银)矿普查”项目系局、院重点项目。为了确保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院副总工、地勘所所长刘宏赟亲自兼任项目负责。在项目组出队前,刘宏赟就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学习项目设计书,让人人心中有压力有目标;为了提高勘查精度,确保项目质量,项目组新购买了6台价值约30多万元的新型GPS仪。
4月初,第十项目组奔赴党河南山工区——肃北县境内祁连西段野马山一带。
那里平均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多数山脉终年积雪,悬崖峭壁多,自然条件极其恶劣。其时,祁连山春寒料峭,气候变化多端,有时出工时还是晴空万里,将近中午时分,突然下起鹅毛大雪,很快覆盖了道路,铺满了山峦,让你一下子分不清东西南北。
院领导时时牵挂着项目组的进展,以至他们一拨儿一拨儿地往肃北跑:院长金治鹏、党委书记王汉林顶着骄阳亲赴项目组,看望他们,鼓舞士气;院总工张翔,副总工刘宏赟、谢志峰、司国强、张本旗等深入工区,给大伙详细讲解古老地层变质岩的变化情况;结合野外物探磁法异常,研究铁矿体赋存状态,为布置勘探工程明确思路;局总工张新虎、教授级高工李海林深入铁矿区,为矿山今后的发展出谋划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