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质精神中温暖重生——舟曲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见闻

在地质精神中温暖重生——舟曲灾后重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见闻

舟曲三眼峪沟泥石流灾害治理工程排导堤全貌

灾难发生后,甘肃省地矿局300余名地质技术人员在第一时间对舟曲县城及白龙江沿岸70余公里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展开了拉网式排查。

时光带领舟曲走过了一年。

这一年,舟曲在伤痛中感动,在感动中重生;这一年,太多令人感动和唏嘘的故事发生在这片饱受地质灾害戕害的土地上。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在舟曲地质灾害防治战场上奋战了一年的甘肃地质工作者,投向从他们身上折射出的地质精神和舟曲情怀。

这是一个承载巨大灾难与悲痛的日子。

凌晨,甘肃省陇南地区舟曲县城发生持续40多分钟的强降雨,引发县城北部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同时暴发特大山洪泥石流,造成月圆村、椿场村两个村被毁,三眼村、北门村、罗家峪村、瓦场村部分被毁,泥石流形成的堰塞湖使城区1/3被淹,约1500人死亡。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同类灾害中破坏性最强、死亡人数最多、救灾难度最大的山洪泥石流灾害,被永远记载于人类灾难史册!

灾难发生后,国土资源部在第一时间启动一级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国土资源部驻甘肃应急专家于凌晨4时35分赶赴现场,几个小时后,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与部省两级应急专家组也从北京赶赴灾区。

按照国土资源部部署,甘肃省国土资源厅立即组织省地矿局的6个专业单位的300余名地质技术人员冒着生命危险奔赴灾区,对舟曲县城及白龙江沿岸70余公里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隐患,展开了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了地质灾害隐患基本情况和分布特征。科学编制了《舟曲县“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调查评估报告》《舟曲县“8·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白龙江两岸地质灾害隐患应急排查报告》和《舟曲县城及周边地区地质灾害紧急防灾预案》,为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肯定。

舟曲地处陇南山区,切割高深,山大石多,是汶川特大地震甘肃八个重灾县之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强降雨,加上“5·12”地震造成的山体松动,是形成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的直接条件。排查组共排查出7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发现舟曲县城原本就建在一个老滑坡体上。

“没有滑坡就没有舟曲”,是人们对舟曲过往的总结。在这个藏族县,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有鉴于此,这次特大山洪泥石流发生后,有人提出舟曲县整体迁出的建议,然而,综合多种因素,中央还是决定“重建一个漂亮的新舟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