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利用戈壁荒地

开发利用戈壁荒地

张掖在保护绿洲的同时,更加注重戈壁荒滩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在保护节约耕地的同时,借用荒滩闲地支撑产业发展。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对张掖市3100万亩戈壁荒滩进行了重新规划布局,根据不同地域产业布局,对戈壁荒滩的利用按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的原则,坚持科学规划、合理配置、有序开发,为张掖市设施农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新能源产业、湿地保护和沙漠特色旅游项目建设,提供了充足的用地保障。张掖市以“多采光、少用水、节约地、高效益”为特色的10万亩戈壁荒滩设施农业,已成各县区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甘、临、高三县区以红提葡萄、反季节蔬菜、高科技育苗等为主的6万亩设施农业,年均总产值达9亿元,占川区农业总产值的16.6%;亩均产值达1.5万元,是传统农业亩均产值的20倍。山、民、肃三县以双孢菇立体种植、羔羊科技育肥为主的4万亩设施农牧业产业发展,打破了寒旱区单一的种植养殖结构,为祁连山沿线贫困乡村群众增收致富创出了新的路子。张掖市已建成的六大工业园区和分别落户甘州南滩、山丹东乐滩、临泽扎尔墩滩、高台高崖子滩、肃南柳墩滩的37个光伏和风电新能源基地,规划占地总面积30万亩,目前已开发利用10.6万亩。同时,注重开发利用天然沙丘发展旅游产业,将距市区15公里的神沙窝建成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建设亚洲最大的沙漠场地双跑道赛车场,占地总面积30平方公里,目前已投入使用。按照“全面保护、生态优先、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结合新城区建设,对城市周边的沼泽地进行集中整治,建成了占地6万亩的张掖国家湿地公园和占地3000亩的张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不同产业、不同地域、不同项目对戈壁、荒滩、沙丘、沼泽的选择性开发利用,充分体现了未利用地在推动产业发展中的内在价值,让千年闲置的戈壁荒滩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