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土地大文章
要在2020年与全国一同进入小康社会,对贵州等西部省份来说,压力巨大,动力也空前。贵州多处着力,多措并举。2013年,推出推动发展的大平台,搭起政府工作的大擂台,这就是在全省建设5个100重大工程,以实现后发赶超、同步步入小康的战略支撑点和发展增长点。
这5个100是,100个产业园区、100个高效农业示范园区、100个特色小城镇、100个城市综合体和100个旅游景区。全省88个县,500个工程,平均一个县约有6个项目,东南西北中都可以覆盖和辐射。
这不失为贵州省脱贫路上的又一“撒手锏”。
对此,听听贵州的父母官怎么说。2013年两会期间,贵州省副省长刘远坤接受中央媒体采访时说,“5个100”工程的建设,是贵州结合本省发展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具体体现,是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抓手”和“平台”。建设好“5个100”工程,可以充分发挥贵州的资源优势,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可以吸引更多、更好的生产要素通过这个平台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提速、结构转型、效益提高,可以补上贵州经济发展的“短板”,和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500个工程要落地生根,离不开土地支撑。全省土地整治面临着全新的形势。
“土地爷们”总是先觉先行。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为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要素支撑和保障功能,全力为“5个100”工程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特制定六项“用土”措施——
科学统筹土地规划。
保障建设用地增量。
多渠道解决建设用地需求。
支持土地储备融资。
加强农业示范园区土地整治。
实施奖励优惠政策。
《贵州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一改再改,最终确定“十二五”期间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600万亩,实施乌蒙山、武陵山、滇桂黔石漠化贵州片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新建万亩粮食生产基地20个,提高耕地质量1个等级以上。
这个省把土地整治要务,恰如其分地贯穿于全省经济发展的总目标总行动之中,穿插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之中。围绕项目来建设。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充分衔接村庄整治规划、公路建设规划、水利发展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及生态建设规划等,将所有的规划落实在一张图上,确保了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大地是支点,土地整治是平台。
湄潭县正在搭建一个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