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甘肃 面向全国 为建设美丽中国绘新图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数字化基础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土、测绘、水利、公路、铁路、城建、灾害监测、通信等领域进行决策、管理、规划、建设不可缺少的支撑手段。而航空摄影又是快速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技术手段,是测制和更新地形图以及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的重要资料源,在空间信息的获取与更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的领导高屋建瓴,早已认识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这一必然选择,在自身力量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借鸡下蛋”,早在十几年前,已与西安煤航公司开始合作,承担完成了重庆、杭州等城市规划建设需要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测市场任务。
近几年来,在甘肃煤田地质局(省煤投公司)、综合普查队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数码测绘院航测业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年初,投资200多万元,引进了全数字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从此,航测遥感测绘工程从外业到内业,该院都独立承担完成。2011年采用先进的航空遥感新技术,第一次生产出张掖市平山湖矿区首批基于卫星遥感影像的1∶10000航测地形图,初步建立起了一支掌握航测遥感新技术的队伍。继首次航测遥感成图后,2012年3月份又对甘肃省景泰县白岩子矿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无人飞机航空摄影,并生产出矿区1∶2000、1∶5000数字线划图、正射影像图30平方公里。与此同时,通过招投标方式取得了该队历史上第一个市场航测项目—金远煤业公司环县沙井子矿区钱阳山井田1∶5000航空摄影测量项目。2012年6月份,数码测绘院又对张掖市平山湖煤矿、芦草台子勘查区以及自有矿权黄沙梁勘查区进行了共计770平方公里的航拍,并对平山湖煤矿进行了首批次1∶2000、1∶5000等“4D”图件制作,这是该院进行的第一次大面积航空摄影,成功取得了770平方公里的数字影像,为单位扩大生产规模奠定了扎实基础。2013年3月,数码测绘院组织提交了甘肃省灵台县灵北井田、安家庄井田控制测量及1∶2000航空摄影测量数字化成图项目报告,成果资料囊括了所有“3S、4D”产口,是甘肃省首个获得全数字基础测绘产品的大型矿区,取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同时也创下甘肃煤田地质局测绘类工程项目经费的历史新高。这些项目的实施以及航测新技术的应用,培训和锻炼了一批航空摄影测量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作业经验。
盛世机遇多。今年下半年,数码测绘院又迎来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的重大机遇。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是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普查的目的是查清我国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我省地理国情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综合普查队数码测绘院积极与省测绘地理信息局联系,着手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相关准备工作。该院以“依法普查地理国情,测绘服务美丽中国”为主题,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知识培训,邀请北京天下图朗天博泰数据技术公司人员来队上进行固定翼航摄无人机产品演示,并投资150万元购置两台低空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该系统搭载了世界先进的准专业测量相机——飞思(PhaseOne)IQ180数码相机,其像素高达8000万,为全省仅有的配置此种型号相机的低空无人机航摄系统。这两架高端无人机近日已运抵单位。
12月17日,天水地区晴空万里,冬阳普照,吉祥呈瑞。甘肃煤田地质局综合普查队为这两架“高端武器”举行欢迎及首飞仪式,队领导班子悉数出席,全体职工到场观看、助兴。两架无人机从队部像飞鹰一样起飞,以最高800米的高程绕队部周围飞行15公里,拍摄45张航测照片后顺利降落,首飞非常成功,赢得在场的人一片欢呼和喝彩。
综合普查队队长王文忠信心满满地说,有了金刚钻,不愁揽不到“瓷器活”。低空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使综合普查队数码测绘院具备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测绘保障能力,今后可应用于大面积测图及应急抢险救灾工作。眼下,重要的是参与和完成好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为建设美丽中国绘制新蓝图。
(此文与魏桂花蒋颖颖合写)
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