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企业的经济指标更“绿”
站在由矿山开采废石山改建而成的金川国家矿山公园观景台上,放眼四周,因矿而生的金昌市尽收眼底,市区北部10公里外一片墨绿色的防风林也清晰可见。
种植在废石山上的各类树木正渐次泛绿,和背后寸草不生、裸露着的褐色、灰色的原始山体形成强烈对比。
金川集团的绿色矿山建设起步很早。金川铜镍矿位于始建于汉代的河西府地区的龙首山脉上。在矿山建设前,这里除了细弱的金川河边有一个白家嘴子村外,满眼都是褐色的山体和茫茫戈壁。这种原始恶劣的自然条件,激发了金川集团公司拓荒者们改善生产生活环境的强烈欲望。生产之余,他们以极大的热情自发地在生产区、生活区内栽树种花,还在城区北部建起了40公里长的防护林带。
经过拓荒者们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城市建成区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1.96%和36.1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0.7平方米。金昌市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今年2月28日,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至此结束了漫漫30年的文明创建之路。
2009年,金川集团提出“有色资源、绿色开采,综合利用、吃干榨净,生态文化、和谐矿区”的规范化建设新阶段的理念。按照这一理念,金川集团明确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六化”目标,即:强化基础管理,实现矿产资源利用集约化;依靠技术创新,实现开采方式的科学化;严格落实节能减排,实现生产工艺节能化;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实现企业管理规范化;科学规划,实现矿区环境建设园林化;培育特色企业文化,实现矿区和社区建设和谐化。
深入透视可以发现,金川集团绿色矿山建设的魂还是科技进步。以龙首矿为例:2011年~2013年,全矿累计投入科研、技改费用约1.02亿元,占到矿山主营收入的6.7%以上,粗骨料充填项目还获得了中国有色冶金工业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技进步为经济增“绿”的效果也是明显的。采矿方法优化成果全面推广应用后,全矿的矿石回采率一直高于95%,高于有色行业地下开采充填法不低于90%的指标。仅此一项,西二采区2011年~2013年就累计多出矿46万吨,产生静态利润8784万元。
为经济增绿还体现在节能减排上。以采矿综合能耗为例:近3年来,龙首矿采矿综合能耗为5.6千克标准煤/吨矿,远远低于有色行业地下矿山7千克标准煤/吨矿的采矿综合能耗指标。而在戈壁滩最为珍贵的水资源利用上,全矿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已经达到93%;井下生产废水,则全部用于井下充填水补充和地表绿化。目前,龙首矿区绿化面积已达26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总面积的8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