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划 守护家园
2008年6月25日,陇南市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电视会议召开,从此陇南全区抗震救灾工作重心从应急抢险转入灾后重建。当天,局长赵爱平组织召开全局会议,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及时安排制订《文县灾后重建农村民居宅基地征用补偿安置方案》,起草印制《灾后重建农村民居宅基用地有关问题的通告》等。随后,抽调全局业务骨干全面展开土地征用工作,为各个异地整体搬迁村征用宅基地。他们满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和深厚的民族感情,耐心细致地宣传动员,扎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及时兑现征地款项,确保了全县灾后重建工作顺利开展。同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再次深入各乡镇灾后重建点,结合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向群众散发土地管理和征用宣传资料,深刻讲解滑坡、泥石流灾害防治及关于灾后重建的土地政策,积极引导群众转变建房观念,不信风水信地球科学,坚持科学选址,合理规划,节约利用土地。
在灾后重建中,国土局全权负责重建点路通、电通、水通和地基平整的“三通一平”及相应的护坎施工。为了保证重建质量,县国土资源局积极协助省测绘局专家,对全县第一批63个灾后重建重点村的宅基地进行了详细认真的测绘。参照地质专家的评估意见,结合当地农民实际生活状况,精打细算,科学布局。在各重建点的“三通一平”工程施工过程中,国土资源局再次打了硬仗。从工程一开始就安排专人驻扎在各个工地上,时刻监督、指导,严把工程质量关,甚至要求每垫10公分的土层,就必须用压路机充分夯实,确保群众建房地基坚实可靠。在天池乡清泉堡社重建点上,副局长张继鸿说:“地基夯不实靠、护坎砌不牢靠,我们心里就怎么也不踏实!”据了解,目前国土局已扎实完成全县规划的16个乡镇灾后重建58处宅基地的平整及26处护坎工程,投资约5800万元。
为使地质灾害得到长效治理,国土资源局积极申报并争取国家重建项目。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400万元的临江乡锰矿矿区恢复治理工程,180万元的桥头乡燕儿沟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也即将竣工,而城关镇关家沟、贾昌沟、马家沟、县城北山、碧口镇碧峰沟、丹堡乡杨杜沟6处滑波、泥石流地质灾害点近日已被批准列为2009年第一期地质灾害防治项目,今年计划投资1700万元。另外,文县城区防震减灾中心建设征地工作也已完成,268.7306万元征地款已全部支付给被征地群众。
同时,在全县20个乡镇重点的滑坡灾害点安装了国土资源部援助的滑坡预警伸缩仪264台,在县城南山即将安装由中国矿业大学捐赠的4台滑坡灾害远程监控仪,加强监测预报工作。
在努力争取国家投资、外界援助的同时,国土资源局领导带头、全局职工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尽管他们中间很多人家里也受了灾,但没有人迟疑,共捐出灾后重建款12800元,交纳特殊党费1650元,此外,文县国土局还积极帮助新建的砖瓦厂解决生产用地问题,在2010年之前,免收资源补偿费、国有资源收益和测图费。对此,赵爱平局长说:“只要群众重建热情高,我们所做的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