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墨脱
墨脱县是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境内森林覆盖面积大,沟谷切割深。由于雨多,经常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自然灾害,交通极为不便。早在1993年,该县曾贯通了公路,四川一生意人的大卡车开进了县城,不成想,这车刚开进去,后面就发生了塌方,毁坏了公路,通公路的愿望再次成为墨脱人心中永远的奢望。那辆卡车的主人无奈把车弃在墨脱,这就是今天墨脱县城中央被土埋得只剩下一个蓝色驾驶室的那辆,成了一个永久的纪念碑。
偏偏这次西藏项目在墨脱县的工区面积较大,且落差大,从海拔400米直至海拔4800米都是工作必须跑的范围。与其他几个工区相比,大家说,墨脱是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项目组把这块“硬骨头”交给了青年突击队。
青年突击队由苗勇、杨建刚、王全用、商哲峰、杜显壮、马计春组成。马计春任队长。他们的年龄在26—33岁之间,勇敢敏捷,血气方刚。
说墨脱是块“硬骨头”,真是给叫准了。
7月中旬,突击队进军墨脱时,就出师不利。一天黎明前,他们的帐篷突然不明不白地遭到一队边防武警的包围,且有两名队员遭到殴打。但突击队员表现出极大的忍让性避免了一场更大的冲突。后来才知边防营战士以为他们是一群偷越国境者。这次不幸,加之一些客观的原因,墨脱的任务未能完成。
9月底,当项目组其他任务基本完成后,马计春、杨建刚等4人二进墨脱。其时,气候更恶劣。他们忍受了海拔400米工区最低处的炎热和海拔4800米的雪山严寒,遭遇了毒蛇、旱蚂蟥的袭击。就说旱蚂蟥吧,它猖狂肆虐,叮人吸血,是西藏项目组碰到的许多艰难险情之一。旱蚂蟥的特点是吸附性特强,且叮人时没有什么感觉,因它附在人身上吸血时,分泌出一种麻醉物质和防凝血物质,致使被叮者难以察觉,而一旦叮上之后就流血不止。
为了防御这可恶的吸血虫,队员们得把裤管收紧塞进袜腰里,再从脚脖子处开始至小腿打上绑带。即便在潮湿闷热的低海拔区也不敢丝毫放松警惕。
在时时提防外来伤害的同时,队员们背负着三四十公斤的行李、GPS等工具,每天步行二三十公里的羊肠小道,边行进边工作。这叫什么路啊,一脚宽窄,右靠岩壁,左临深渊,一不小心就会葬身原始林海。
唯一令人感觉惬意的是多雄拉山口的迷人瀑布。它酣畅、激越、一泻千里,使宁静的山林有了动感。也触发了队员们的思念与记忆。他们由此联想起了爱人飘逸的长发和流畅的体线,生活的美好和爱情的甜蜜顿时又给他们的身体注入活力和干劲,平添了前行的力量。
十天的艰险跋涉,墨脱的任务拿下了。
这十天中,他们未曾脱过衣服,腿上的绑带也未敢松动过。每天出几身臭汗,而不能冲洗、抖动,这份难受可想而知。待他们背着样品及行具返回大本营时,一个个又瘦又黑又脏,简直脱了人样,甚至有人脏得身上生了虱子。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如此艰难的出工,突击队员们没有一声怨言,没有一点情绪,大家只是拧成一股劲,争取早日完成任务,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