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管实操 切实保护生态环境
2017年4月10日,地调院一支由8人组成、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精干团队开赴敦煌市以东47公里的戈壁荒滩。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院里组织相关专家与他们一同出队,与通过公开招标的施工方陕西省一八五煤田地质有限公司就绿色勘查工作进行了现场研探,提出了“践行绿色勘查,保护生态环境”的目标,双方签订了绿色勘查目标责任书,明确职责与具体措施,并收取一定数额绿色勘查保证金,将施工结束后必须进行恢复治理写进合同条款,要求做到“工完、料净、场清”,将地质勘查工作对生态环境的扰动降到最低。
敦煌盆地地表条件变化较大,以山地、软戈壁、沙漠、风蚀残丘等地形、地貌为主,项目组首先因地利形势打造绿色勘查井场。根据井场各功能区需求对井场进行了科学规划、统一部署,将井场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并在全局系统首次尝试安装了现场监控设备,进行可视化管理。项目组定期对全体作业人员进行绿色环保培训,将绿色勘查理念贯穿地质勘查工作的始终。
在井场建设过程中,尽量选择植被少的区域建场,建场区域即便几棵梭梭草、一株骆驼刺,也移植到井场外围,安排专人负责浇水,保证成活。场地大小的选择以满足各类生产材料和生活设施、岩心库、防洪设施等的摆放为准,能少占则少占。入场道路尽量使用老路,新修道路时尽力避开植被。井场内道路路面全部水泥硬化处理。井场生活区用砖砌起燃煤堆放区、垃圾池、厕所等,垃圾派专人定时清理后,拉往敦煌市垃圾站集中处理。井场的生活照明用电采用太阳能电板等清洁能源,以减少能源浪费。井场内的所有集装箱宿舍和帐篷采用铺砖、水泥硬化,从而起到小范围固沙效果。
地处戈壁滩,工地四季狂风肆虐。大风一起,生产生活物资常被风吹得七零八落,为此他们在井场四周根据季风方向用彩钢板设立了1.5米高的防风墙。考虑到泥浆、油料渗漏可能对土壤造成的污染,在钻井平台、操作间、泥浆泵、发电机、油料区、泥浆材料区等下部铺防渗布,防渗布上铺设红砖;泥浆池、泥浆循环槽、废浆池等采用砖砌并做水泥防渗处理,并在废浆池上铺设三层防渗塑料膜,同时及时清理废浆池,定期输运至敦煌市垃圾站,以免造成废液污染。
在钻探施工过程中,确立了以项目负责为绿色勘查现场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安排各项绿色钻探工作,对施工现场全面管理。以机长为井场负责人,全面负责井场绿色环保工作,材料岗、泥浆岗、工具岗、动力岗、炊事班、录井组、测井组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
同时,把泥浆油料使用作为绿色勘查重点工作,在泥浆选用上选用安全环保型钻井液体系,从源头杜绝环境污染,井场配齐用好泥浆固控设施。对于没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废浆液,禁止直接排放,进行化学处理再深埋,减少环境污染。动力岗经常清理机器“三滤”,杜绝柴油机烧机油、冒黑烟,防止污染空气。并在地面铺设防渗布,防止输油管路出现滴漏现象,意外污染土壤。此外,录井组在录井过程中,建立测试药品存放柜,分类存放测试药品,并保持测试仪器的清洁,对废弃药品定点存放,并定期清理,以防对地表、空气的污染。
宿舍、厨房、办公室都布设垃圾箱,坚决杜绝垃圾乱扔现象。对乱扔垃圾和随地大小便者,一经发现,以扣罚50元处理,并对责任班长、机长连同处罚。食堂、茶炉的燃煤,统一使用含硫较少的无烟煤、减少大气环境污染。
钻探施工结束后,在项目组的监督下,施工方对施工产生的废液、废料以及各类垃圾进行清理,运输至敦煌固体垃圾站;对井场进行平整,恢复原始地貌。对建设中所用到的彩钢板、防渗布、防渗塑料、红砖、宣传牌等消耗品,不能继续使用的都作为废品运往垃圾站,有使用价值的交地调院物资科做统一调配使用,真正做到绿色环保、循环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