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进取 敢为人先 在经天纬地事业中大显身手
综合普查队数码测绘院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起步较晚,始于本世纪初,主要涉及土地资源开发与管理、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评价、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现状分类与制图、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动态监测,以及矿业权核查和农业产能核算等行业。
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综合普查队数码测绘院得到广泛应用,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完成了一系列重大项目:2008年—2009年,分别利用北京苍穹数码公司开发的GIS软件建立了陇南市武都区、礼县、两当县、庆阳市西峰区四个县区的城区地籍调查数据库和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平凉市泾川县城区地籍调查数据库、武威市天祝县农村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库,全国矿业权核查甘肃省白银市、庆阳市境内的矿权核查和数据库建设;2010年利用MAPGIS软件建立了两当县农用地分等定级和产能核算数据库;2011年利用ArcGIS软件完成了两当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2012年建设完成了西峰区、两当县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
2013年,数码测绘院又承担完成了天水南煤炭资源勘查、武山县西南部煤炭及其他矿产预查等项目的前期测量工作。这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乃至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第一次在天水地区实施的煤炭勘查项目,对天水能源兴市、经济产业转型、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次中心城市具有深远意义。
在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的同时,还承担了西峰区、武都区、卓尼县三个县区的全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数据库建设任务。
8月的陇南山清水秀,绿树成荫,但山大沟深,交通非常不便。当地民谚“山比云高、人比门高、江比城高”,正是武都独特地形地貌的生动写照。今年综合普查队数码测绘院承担武都区农村集体土地确权项目后,测量外业作业人员每天要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山路,才能到达要工作的村落。
当一个村调查完成后去另外一个行政村,有时遇上天气不好,赶上雨天,车辆无法到达,测绘队员只好步行三四个小时,而GPS-RTK及配套的脚架、花杆、斧子、木桩、电脑等设备,只能雇老乡的骡马来驮。
说起大山里的测量工作,每个测绘队员都有深刻体会,特别是进入夏季以后,连续下中雨和大暴雨,造成山体滑坡比较严重。一次数码测绘院的工作车给测绘队员送东西,就赶上连续下雨,道路几处塌方和中断,不得不20多天被困在村里。遇到晚上下大雨时,为预防泥石流和滑坡灾害,测绘队员们只能轮流休息,以保证自身安全。
在进行庆阳市西峰区7个乡镇、100个行政村、820个自然村、6.5万宗的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时,为了提高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队伍的业务水平,数码测绘院对确权登记工作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并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使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扎实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庆阳市西峰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项目权属调查和地籍测量68个行政村,30100宗,正在调查的约2000宗。内业图形数据入库完成34个行政村。
初冬的甘南高原已是寒风凛冽,白雪皑皑,远远望去,分不清哪里是村庄、哪里是田野。卓尼项目区的工作人员仍然风餐露宿,顶着严寒,忍受高原缺氧坚持工作,决心在春节前完成卓尼县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外业调查工作,为明年全面完成全县数据库建设工作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