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牛脊上演绎地质情深

野牛脊上演绎地质情深

野牛脊山位于祁连山西段,党河与大哈尔腾河之间,是甘青两省的界山,顾名思义,便可想其险峻模样。这里平均海拔4600米,最高海拔达5300米,交通、气候环境恶劣,属无人区。三勘院青海野牛脊矿调青年突击队却要在这一地区开展工作。

那天,13名队员从兰州出发,深夜10点赶到海拔3000米的青海德令哈市。德令哈因着诗人海子的一首《姐姐,今夜我只想你》,成为年轻地质队员向往的地方。可是为了赶工期,他们不敢逗留造访海子纪念馆,只忙着采购米、面、油、煤、汽油、喷漆等生活、生产物资,于次日凌晨5点出发,一路不歇,直达驻地,安营扎寨。

200公里的路程,走了八九个小时,路况可想而知了。途中必经四处烂泥滩,必翻三座大山,其中一座叫马石头梁,就是马脊梁山上竖着刺一样的石头,十辆车必有八辆爆胎。还有那些烂泥滩,阳光照上去,不过一片盐碱地,地下一米却是永久冻土层,每年6—8月天气变暖,冰冻融化,车子十经九陷。两年中,他们出进工区,饱受了这条路的折磨。

可是,这里毕竟相对平坦,属工区的中心地带。他们由此出发,硬凭十几人的脚步向东南西北蹚出四条路来。鲁迅先生曾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野牛脊的这几条路,正是地质队员蹚出来的。他们能踏出通往无人区的道路,也必将踏出迈向成功的道路。

赵朝伟自豪地清点战绩,截至2013年10月,他们完成了地质填图面积1620平方千米,采水系样6400多件,重新厘定了这一地区岩石地层单位,圈定化探综合异常23处,物探磁异常25处,新发现矿化点6处,并对6个矿化点布置施工19条探槽,圈定铜矿化体两条。

忍受着不同程度的头疼、浮肿等高原反应,技术人员每天得爬海拔四五千米的高山,还要随时经受冰雪、沼泽、野兽袭击甚至迷路的危险,安全问题是头等大事。细心的赵朝伟制定了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定期排查帐篷的电路,生活车外出采购必须两辆同行,不准穿红衣服,以免遭到发情野牦牛追袭,不准伤及野生动物,不准一人出工,对讲机保持随时开机。

7月1日,第一次正式进山采样,技术负责田向盛和王舒恒跑得最远,一左一右爬向山的阴阳两侧。田向盛刚采了两个样,对讲机就响了起来:“田工,你东面的山梁上翻过来一群野牛,朝你的沟垴下来了。”田向盛一听,赶紧招呼采样工一起跑向停在沟口的汽车。通过望远镜看见野牛群在东面山坡上忽左忽右狂奔,原来牛群的后面有一头狗熊在追赶。庆幸躲过一劫,田向盛至今回想起来还心有余悸,不住地感谢好兄弟王舒恒的及时提醒。

记者采访发现,地质人员个个感恩着自己的团队,感恩着自已的队友。有一次,队员们上山采样,冒雨完成了当天的任务,返到车旁时已是傍晚7点多。阴雨暮黑中,车子只能慢慢行驶,到晚上10点才到达驻地不远的河边。这可急坏了项目负责曾俊杰,他提着水壶和一袋热乎乎的包子在河边焦急地等着,真情像一团火赶跑了队友们的饥寒和疲劳。

还有一次,技术负责蒲万峰带领五六人上山去填图,必须蹚过一条小河。去时河水尚浅,踩着石头就过去了。收工返回时,河水涨成汹涌之势。他们一连跑了三公里都找不到浅水处,眼看太阳就要收回最后一抹光线,不得已,几人手拉手涉水而过,河水没到大腿深,来自冰山的雪水冰冷刺骨,大家咬着牙过河半个小时后,腿脚仍然没有知觉。

谭皋、张全如、蒋杰三位司机也被队友们夸赞着。每天,他们将地质人员送至沟口,一进沟,对讲机就可能失去信号,而测区内狗熊、野牛和狼又特别多,师傅们放心不下,就启用车载对讲机联系。他们开着车一个沟口一个沟口地呼叫,听到队员们“一切正常”的回应后,才转到下一个沟口联系另一组。如此,地质人员在山上沟里攀爬一天,师傅们则在几个沟口来回穿梭一天。什么叫团结友爱?什么叫理解万岁?青年突击队员们用自己朴素的言行诠释了。

队员们常常有感情煎熬的时候。就说赵朝伟吧,去年4月,项目组出队之际,妻子出现了妊娠反应。结婚两年才怀上孩子,赵朝伟既激动又着急。最终揣着千万个放不下的心,带领项目组如期出发。一进工区,手机没了信号,只能按规定半月十天使用一次五分钟的卫星电话。电话一打通,本是他要问候和安慰妻子,却更多听到妻子关切的问候和安慰。地质组长刘晓涛说:“有一次我在德令哈代赵哥打电话问候嫂子的身体情况,嫂子乐观地说,我挺好,告诉他照顾好自己和弟兄们,早点完成任务。”

去年春天,王舒恒交上女友不久就出队了,从此,女友天天以“离开你第×天”为题写QQ日记,记录她的所思所想。可惜王舒恒一两个月去一次德令哈才能上网看到。后来年轻的队友们都加王舒恒的女友为好友,看她的日记成为队友们去德令哈最大的精神享受。在这位知书达理的女子看来,可爱不过地质人。于是,这对经历了大半年相思之苦的恋人,今年1月18日,终于在队友们的祝福声中喜结连理。

“西藏是太阳的殿堂,它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涤荡,心胸开阔,充满阳光。西藏是冶炼的炉膛,它可以使人的性格得到锻造,百折不挠,外圆内刚。”

这是年轻的突击队员的话。

正像三勘院领导期望的那样,三支青年突击队,以如火的热情、如帜的信念,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揭开了青藏高原的神秘面纱,探索和掌握了地质空白区的地质构造性和各时代地层特征,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积极向上、锐意进取的年轻地质工作者,充分展示新一代地质人甘于奉献、勇于挑战、忘我奋斗的精神风貌,和立足本职、开拓创新、干大事、创大业的高尚职业情怀。他们把甘肃地质人的优秀品格印刻在青藏大地上,他们智慧的火花,将永远燎原在青藏大地。

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