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文化窗口 放射地学之光
甘肃地质博物馆创建于1943年,时称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陈列室,是我国最早的地质博物馆之一。风雨沧桑七十载,斗转星移志不移。如今已是甘肃省最大的综合性地学专业博物馆。
“‘十二五’,甘肃投入100多个亿实施了2000余个各类地质调查项目,大手笔,大手笔!”
“因为找出大桥金矿,吸引上海刚泰集团在甘肃投资超过20多个亿,了不得!”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改变了地质找矿思维,未来也将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
正在举办的“甘肃省‘十二五’地质勘查成果展”上,观众不时发出感慨。一传十,十传百,由个人到家庭,从国土系统到各行各业,惊叹,称赞,感动,自豪。有些老“看客”说,这里每半年就有新展览的。不假,甘肃地质博物馆自建馆以来坚守国土资源“文化阵地、文明窗口”职责,以激发科学兴趣、启迪科学意识为重点,以普及地学科学知识为媒介,重点传播国土资源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聚焦全省国士资源中心工作。依托基本展陈,坚持常年开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处养心休闲、启迪思想的好去处。为了营造舒服、精致、温馨的参观环境,全方位维护、更新常设展览、主要展品和辅助展品。在省国土资源厅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不断开展辅助教育活动,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内涵。比方积极组织“世界地球日”“国际博物馆日”“世界遗产日”“全国土地日”“科技活动周”等重大节日主题科普宣传;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科普知识讲座”“地学知识竞赛”“免费公益讲解”等公益活动。不断聚焦新时期国土资源中心工作,开展一系列临时展览。包括《我为陇原献宝藏》图片展、《找矿突破成果展》《守护家园——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临时展,等等,宣传先进思想,倡导科学理念,培育了行业文化,为全省国土资源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为了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提供一流服务,该馆特别重视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讲解的水平和质量,讲解员在省内外讲解大赛中多次获奖。丰富的馆藏、清雅的环境、一流的讲解,使客流量逐年提升,近五年来,共接待30万人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