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学科发展问题
由于音乐美学学科是在欧洲建立的,欧洲音乐美学学者所研究的是西方艺术音乐(主要是器乐)的美学问题。自从19世纪全球都成为欧洲的殖民地,西方音乐传播到世界各地,并在各地产生“新音乐”,即欧洲艺术音乐与当地传统音乐结合而成的音乐类别。此外,欧洲的音乐美学也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各地学者接受了西方音乐和音乐美学学科,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也往往限于西方的音乐概念和学科体系。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中国自20世纪以来,接受了西方音乐和包括音乐美学在内的音乐学各学科。从现有的中国音乐美学看,它主要介绍西方音乐美学研究成果;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主要限于欧洲哲学家、美学家和专业音乐家的思想,以及中国古典文论中的音乐思想(不仅仅关于音乐美的思想)。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美学思想、欧洲民族民间的音乐美学思想,以及音乐实践中的美学问题,却因缺乏资料而未能纳入音乐美学研究的视野。因此,将来音乐美学的研究,理当面对世界多元文化中的音乐,探讨其中的美学问题。这样,音乐美学学科也将获得新的生机和发展。
作为历史阶段的产物,本书仍然在西方艺术音乐(主要是器乐)和中国“新音乐”(含“新潮音乐”)范围探讨相关问题。因此,它概括的音乐美学规律,还不具备全球范围的普适性,特别对世界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中的音乐审美现象,由于缺乏充分的和深入的研究,还不能确定是否适合。也许本书涉及的一些问题,在未来不再存在。因此,它的探讨,面对的主要是历史和现状。至于它对未来的影响,则还需要将来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尽管如此,它至少能为学习者提供音乐美学学科的基本知识,中西音乐美学思想的历史概要,以及对目前音乐生活中常见美学问题的研究成果。总而言之,目前的音乐美学,在空间的和时间的普适性上,都存在局限;它的价值只在一定范围内实现。
学习音乐美学,要注意上述局限性,避免生搬硬套书本知识;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音乐实践中领会和验证,发现问题,寻找答案;注意历史与逻辑的结合,将研究对象放在历史和社会文化的背景中考察,避免仅仅在逻辑演绎中谈论问题;注意拓展艺术实践的感受范围,例如美术、舞蹈、影视、文学等,并关注这些领域的美学探讨;注意将音乐美学和其他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例如哲学美学、心理学、史学、人类学等人文学科,以及声学、材料学等自然科学;注意反省自身的经验定势,特别要反思以往所受音乐教育中形成的观念、概念等,避免先人为主的学习理解。
思考题:
1.音乐美学学科是何时出现的?
2.音乐美学学科有何性质?
3.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都有哪些?
4.音乐美学采用哪些研究方法?
5.目前音乐美学存在哪些局限?未来如何克服这些局限?
6.学习音乐美学应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