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后置设置
后置设置是针对特定的机床,结合已经设置好的机床配置,对后置输出的数控格式,如程序段行号、程序大小、数据格式、编程方式及圆弧控制方式等进行调整及设置。
后置设置参数包括输出文件最大长度、行号设置、坐标输出格式设置、圆弧控制设置、后置文件扩展名以及后置程序号等设置内容。
数控程序必须针对特定的数控机床、特定的配置才具有加工的实际意义,因此后置设置时必须先调用机床配置。用户可以在【CAXA后置配置-fanuc】对话框中的【通常】选项卡的【文件大小】栏及【运动】选项卡下进行设置,详见图6-2和图6-4。在进行设置时,首先用鼠标选中要设置的项,然后通过键盘输入数值。
1.文件大小
输出文件大小参数可以对数控程序输出文件的大小进行控制,文件大小以KB为单位。当输出的代码文件长度大于规定长度时,系统自动分割成多个文件。例如:当输出的G代码文件post.cut超过规定的长度时,就会自动分割为post0001.cut、post0002.cut、post0003.cut和post0004.cut等。
2.行号设置
程序段行号设置包括行号的位数、行号位数填满、起始行号、行号递增数值以及最大行号等。
(1)输出行号 若复选【输出行号】,则在数控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段前面输出行号;否则不输出行号。
(2)行号位数填满 行号不足规定的行号位数时,是否用0填充。选中【填满】,则在不足所要求的行号位数的前面补零,如N0028;若选中【不填满】,则不补零。设置该项可增强程序的可读性。
(3)行号增量 程序段行号之间的间隔,如N0020与N0025之间的间隔为5。建议选取比较适中的递增数值,这样不仅有利于程序的管理,而且便于程序阅读。
(4)最大行号 限定程序中行号不超过设定值。
3.圆弧控制设置
圆弧控制设置主要控制圆弧的编程方式,即是采用圆心编程方式还是采用半径编程方式。用户可以在【CAXA后置配置-fanuc】对话框中的【运动】选项卡的【坐标平面圆弧的控制方式】栏进行设置,详见图6-4。
当采用圆心编程方式时,圆心坐标(I,J,K)有四种含义:
(1)圆心相对起点I、J、K的含义为圆心坐标相对于圆弧起点的增量值。
(2)起点相对圆心I、J、K的含义为圆弧起点坐标相对于圆心坐标的增量值。
(3)绝对坐标 采用绝对编程方式,圆心坐标(I,J,K)的坐标值为相对于工件零点绝对坐标系的绝对值。
(4)圆心对终点I、J、K的含义为圆心坐标相对于圆弧终点坐标的增量值。
按圆心坐标编程时,圆心坐标的各种含义是针对不同的数控机床而言的。不同机床之间,圆心坐标编程的含义不同,但对于一种机床,圆心坐标编程只有一种含义。当采用半径编程时,采用半径正负区别的方法来控制圆弧是劣弧还是优弧。圆弧半径R的含义如下:
(1)优圆弧 圆弧大于180°,R为负值。
(2)劣圆弧 圆弧小于180°,R为正值。
注意:
用R来编程时,不能输出整圆。因为过一点可以作无数个圆,圆心的位置无法确定。所以在用R编程时,一定要把【圆弧输出最大角度】设为小于360°。
【圆弧输出最大角度】是关于整圆的输出选项。有些机床无法直接识别整圆,此时需要将整圆打散成几段。例如,若【圆弧输出最大角度】为“90°”,则将整圆打散为4段;若【圆弧输出最大角度】为“360°”,则对整圆输出角度没有限制。绝大多数机床没有限制,所以默认值是360°。
【圆弧离散为直线】是指将圆弧按精度离散成直线段输出。有些机床不认圆弧,需要将圆弧离散成直线段。精度需要根据加工需求设置。
4.程序号和文件扩展名
在【CAXA后置配置-fanuc】对话框中的【通常】选项卡的【文件控制】栏,用户可以设置程序号和文件扩展名。
(1)程序号 记录后置设置的程序号。不同的机床其后置设置不同,需要采用程序号来记录这些设置,以方便后面的调用。
(2)文件扩展名 控制所生成的数控程序文件名的扩展名。有些机床对数控程序要求有扩展名,有些机床则没有这个要求。根据不同机床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1]冷却液即切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