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头菇 滋补肾的“素中荤”
别 名 猴头菌、猴头蘑、刺猬菌、花菜菌、山伏菌。
性 味 归 经 味甘,性平;归脾、胃经。
建议食用量 干猴头菇每餐约20克。
营养成分
挥发油、蛋白质、多糖类、氨基酸、维生素E、维生素C、烟酸、核黄素、硫胺素、纤维素等。
护肾原理
猴头菇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各种维生素、无机盐,是名副其实的高蛋白、低脂肪食品,对因肾病引起的阳痿、早泄、气血亏虚等病症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食用功效
猴头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食品;猴头菇含有的多糖、多肽类物质,能抑制癌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合成,且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猴头菇含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调节血脂,利于血液循环,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食用宜忌
人工培育的猴头菇营养成分高于野生的。食用猴头菇要经过洗涤、涨发、漂洗和烹制4个阶段,直至软烂如豆腐时营养成分才能完全析出。霉烂变质的猴头菇不可食用,以防中毒。
良方妙方
1.消化不良:猴头菌60克,水浸软,切成薄片,水煎服,日服2次,黄酒为引。
2.神经衰弱、身体虚弱:猴头菌(干品)150克,切片与鸡共煮食用,日服1次(或用鸡汤煮食)。
经典论述
1.《临海水土异物志》:“民皆好啖猴头羹,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宁负千石之粟,不愿负猴头羹。”
2.《农政全书》:“如无花、麻姑、猴头之属,皆草木根腐坏而成者。”
3.《新华本草纲要》:“全草:味甘,性平。有利五脏、助消化、滋补、抗癌等功能。”
养生食谱
◆猴头菇烩玉兰片
主 料:猴头菇200克、火腿片45克、水发玉兰片40克、鸡蛋3个。
调 料:料酒、盐、葱段、淀粉、味精、食用油各适量。
做 法:
1.猴头菇去蒂、洗净,入沸水中焯一下,切薄片。
2.将鸡蛋清、盐、湿淀粉与猴头菇片搅拌均匀,然后将猴头菇片逐一放入沸水锅中汆热捞出。
3.热锅放食用油,投入葱段炸香,下料酒、水发玉兰片、盐、猴头菇片、火腿片,焖至汤稠时加味精,用淀粉勾芡,出锅即可。
功 效:治疗四肢无力,神经衰弱。
◆砂锅鸡脯猴头菇
主 料:水发猴头菇800克,鸡脯肉600克,干贝50克。
调 料:葱、姜、料酒、盐、熟猪油各适量。
做 法:
1.将水发猴头菇挤干水,切成片;鸡脯肉切成块;干贝泡开,清洗干净。
2.热锅放熟猪油,油至六成热时,下入猴头菇片、鸡脯肉块,锅上旺火,加入葱、姜、料酒、盐、干贝。炖至鸡脯肉软烂,出锅即可。
功 效:养血益气。可用于神经衰弱、头昏心悸、失眠、体倦乏力、有气血虚弱表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