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穴 通调水道减肾负

水分穴 通调水道减肾负

水,地部水液;分,分开。该穴名意指任脉的冷降水液在此分流,为任脉的重要穴位之一。本穴的重要作用就是将聚集在任脉的水液散开,促进水分代谢,有分流水湿的作用。刺激本穴位对以水分太多为原因的浮肿,肾脏病等的疗效明显。

【定位】

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1寸。

【主治】

腹坚肿如鼓,绕脐痛冲心,肠鸣,肠胃虚胀,反胃,泄泻,水肿,小儿陷囟,腰脊强急,肠炎,胃炎,肠粘连,泌尿系炎症。

【功效】

通调水道,理气止痛。

【日常保健】

按摩:

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按揉水分穴100~200次,长期坚持,可改善反胃、胃炎、水肿、肾炎等病症。

艾灸:

宜采用温和灸。每日灸1次,每次灸5~10分钟,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可治疗肠炎、腹痛、水肿等病症。

【配伍】

水分+关元+中极

关元穴补肾培元,中极穴益肾兴阳。三穴合用,有清热利湿、通调水道的作用,治疗小便不利。

水分+脾俞+三阴交

脾俞穴健脾和胃、利湿升清,三阴交穴健脾利湿、补益肝肾。三穴合用,能健脾理气、促进体内水液代谢,主要用以治疗浮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