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肉 滋明清热消水肿
别 名 家鸭肉、家凫肉。
性 味 归 经 味甘、咸,性凉;归脾、胃、肺、肾经。
建议食用量 每餐约80克。
营养成分
蛋白质、脂肪、泛酸、碳水化合物、胆固醇、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E、钙、磷、钾、钠、镁、铁、锌、硒、铜、锰等。
护肾原理
鸭肉有清虚劳之热、利水消肿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经常食用鸭肉除能补充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外,对肾病体虚和有水肿症状的人也有很好的食疗作用。
食用功效
鸭肉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人体相似,利用率较高;鸭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易于消化,是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很好选择。鸭肉也是肉类中含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较多的品种,其中内脏比肌肉含量更高,尤以肝脏最高。鸭肉还含有较多的铁、铜、锌等矿物质,其中鸭肝含铁最多。
食用宜忌
宜食:适用于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发低热、体质虚弱、食欲不振、大便干燥和水肿的人,食之更佳。适宜营养不良、产后病后体虚、盗汗、遗精、妇女月经少、咽干口渴者食用。
忌食:素体虚寒、受凉引起的不思饮食、胃部冷痛、腹泻清稀、腰痛及寒性痛经以及肥胖、动脉硬化、慢性肠炎者应少食;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良方妙方
阴虚水肿:雄鸭1只,去毛及内脏,或加猪蹄,或加火腿,煮熟后调味食用,或将鸭肉切片,同大米煮粥,调味食用。
经典论述
1.《滇南本草》:“老鸭同猪蹄煮食,补气而肥体。同鸡煮食,治血晕头痛。”
2.《本草纲目》:“鸭,水禽也,治水利小便,宜用青头雄鸭。治虚劳热毒,宜用乌骨白鸭。”
养生食谱
◆白果焖鸭
主 料:白鸭1只,玉竹、银杏各50克,北沙参10克。
调 料:大料、葱、姜、酱油、料酒、盐、蜂蜜、冰糖、植物油各适量。
做 法:
1.将鸭子毛去净,内脏摘除,洗净,里外抹匀蜂蜜,放入热植物油中炸成金黄色;玉竹、银杏、北沙参、大料、葱、姜、冰糖填入鸭膛内,将鸭子放入大砂锅内。
2.炒锅加入植物油,烧热、放入葱、姜、大料、盐炒香,倒入酱油、料酒、水,烧开倒入砂锅,焖煮90分钟即成。
功 效:补肾,滋阴,养胃,利水消肿,定喘止咳。
◆酸菜鸭
主 料:鸭肉500克,酸菜100克。
调 料:姜丝、蒜末、白胡椒、辣椒、盐、面粉、料酒、高汤、植物油各适量。
做 法:
1.鸭肉洗净,切块,加盐,面粉、料酒拌匀;酸菜洗净,切丝。
2.锅烧热倒入植物油,炝香蒜末、姜丝,放入鸭肉翻炒1分钟,接着放高汤、酸菜丝煮熟,加入盐、辣椒、白胡椒调味即可。
功 效:清肺养胃,滋阴补肾,消肿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