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汉口交易所
1919年4月天津交易所筹备工作刚启动不久,岛德藏等即于当年12月,开始创立汉口交易所。同一时期,中日实业株式会社仓知铁吉等30人也有类似筹划。次年1月小山田信藏等44人,2月押川方义等17人,4月青山牧太郎等14人,也先后向汉口总领事馆提交设立交易所申请。1920年1月,在收到岛、仓知、小山田三派要求设立汉口交易所申请书后,内田外相27日电训汉口总领事濑川浅之进,要求其遵循“一地一所营业许可之方针”,让各不同发起人互相妥协共同组织[32]。3月,上述三派达成协议,确认16人为发起人,其中岛系6人,其他两派各出5人。5、6月间,在内田外相首肯下,濑川总领事向发起人发布与天津交易所相同之10项命令条件之规定[33]。
1922年3月,汉口交易所得到总领事馆营业许可,20日创立股东大会召开,选出岛德藏、中村德三郎、江藤丰二等9名董事,今西林三郎等5名监事,岛、中村、江藤分别担任社长、专务董事、常务董事(可参考表2)。汉口交易所资本金1000万元,计20万股,每股市值50元,第一次缴付时每股12.50元。本店坐落于汉口俄租界三码头(原计划设于英租界日本棉花会社大楼内,遭英租界当局反对作罢),[34]支店设于大阪。同年5月20日,在岛德藏、上海交易所大阪支店长岸重夫、汉口交易所大阪支店长冈松忠利等主持下,举行开业典礼,26日开始正式营业,交易物品有有价证券、金银、棉花和棉纱。最初上市的是有价证券,有6 种中国公债,1种日本公债,13种日本(主要为在华日企)股票。金银交易有上海标金、足金(24 K)及日本金。而棉花、棉纱交易则各招聘6名和4名等级查定委员,中日各半。股票仲买人共46人,其中中国人44名,日本人仅2名[35]。
汉口交易所成立之初,便遭到现地中国官民强烈抵制,又加上内外整体经济不景气,经营状况持续低迷。为此,1924年2 月召开临时股东大会,不得不通过减资200万元决议,同时,岛定次郎辞任董事,由岛德藏心腹宇田贯一郎接替。[36]经此人事变动后,宇田等5人任董事,原汉口交易所大阪支店店长冈松等2人任监事(可参考表2),实际管理为宇田贯一郎所掌握。同年8月,遑论证券、金银交易,最被寄予厚望的棉花、棉纱市场也处于休市状态。1925年3月,汉口交易所事务所搬迁至日租界大正街17号事务员住宅,实际上只是在宇田位于法租界的居所,经办诸如股票协议转让等的日常业务。[37]
1926年4月,汉口交易所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正式通过解散决议,宇田被选为清算人。[38]“解散说明”说,本社自1922年“开业以来,受支那官吏压迫干涉及排日浪潮所累,一直无法作出任何成绩,本社亦曾从长久利益出发,对此多有忍让,然排日风潮依然暗流涌动迄今未止。加之各地动乱蜂起,更难见和平之曙光,短时之内难见本社发展之机运。故以遗憾之情,于今日宣布解散,为减少损失,本社欲向股东回购赎买剩余资产,期望此法为妥善之举”[39]。与天津交易所不同,汉口交易所的清算工作可谓速战速决,1927年1月便完成所有手续。2月,宇田与冈松再转赴沪,分任上海交易所清算人和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