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对政策的贯彻执行

三、各省市对政策的贯彻执行

由于蒋介石、政府相关部门的推动,一些省市中小学校、社会团体开始通过各种方式加以贯彻执行。上海宝山路口市立培本小学议决各科教材添入“系统的国耻事实”,[85]市立小校长任方常建议更为具体,音乐课程可演唱国耻歌,表演、讲述国耻历史。大学院史地组委员诸葛甚至准备前往该校与小学生进行雪耻谈话。[86]河南教育厅除编辑国耻课本外,还在鼓楼中山图书馆内另外新辟国耻馆,“凡关于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之揖往事实,皆分类罗列,借以唤醒国人”。[87]北京教育会则决定14—20 日举行国耻教育周活动,规定了秩序仪式,演讲“国耻概况”、伟大历史文化和雪耻途径,要求展览国耻表、模型、地图,佩戴“国耻纪念章”。[88]国耻教育周的第四天,全城学校“已入悲壮狂热之域”,各校“悉张满国耻图画及标语触目,悉臂缠黑纱”,青年学生“多请加兵式操课”。[89]

不仅如此,社会舆论、教育机关和各学校随即跟进。上海各埠提交议案注重国耻教材,浙江慈溪县民众反日委员会还提交“全国学校注重国耻教材案”,[90]杭州青年会开办世界语暑期学校讲授国耻内容。[91]时人钱选青强调儿童教育要“特别注意国耻教材,遇有机会,即须宣传国耻事实,使知帝国主义之暴行,引起打倒强权,扶助弱小民族之思想”。因此应“一面与儿童设计,共同合作国耻图表(如设计中日之战,则旅大之形势,黄海大战之写真,马关条约之内容,李鸿章伊藤博文之相片,都可搜集或制作)”。[92]8月,湖南省教育会代表会议决小学校“增加国耻教育与国耻演习”。[93]9月初,上海市教育局要求各校在7—13日宣传纪念周采用“简易教材”,包括:“一、不平等条约一览表。二、帝国主义侵略的方式。”前者油印分发各校,后者“大缮写”后“揭示于校内适当场所”。讲授方法由各校“斟酌施行”,“务须适合儿童程度”,“能切实引起注意”。党义科、纪念周要求:“一节讲民族主义(第一—六讲),二节讲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三国耻小史。”公民科侧重不平等条约:“一、讲述怎样叫作不平等条约。二、讲述‘为什么要废除不平等条约’。三、高年级讨论宣传废约的方法。四、中年级讨论废约方法。五、低年级做废约游戏,如‘收回划地’‘关税自立’等夺族竞争游戏。”社会科则要求:“一、研究不平等条约订立的经过。二、较高年级学生自制中国损失中权一览表、中国失地简图。”不仅如此,还要:“一、书写标语。二、做宣传文字。三、绘各种中国被压迫情形的图画。四、师生共同搜集我国民众受帝国主义者虐待凌辱的种种照片陈列展览。五、出学校新闻‘运动废约’特刊。”[94]10月初,山西全省中等校长会议议决中等学校课程必须涵盖国耻相关内容,如“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纲要、最近各弱小民族独立运动史纲要、国耻小史、取消不平等条约之研究”。[95]11月,冯玉祥要求所属“刻刻施行不忘国耻教育”。[96]12月,浙江省立第三中学区教育行政人员第二次联席会议要求“注重国耻教育以激励人心”。[97]1929年年初,上海市党部向各小学下发《反日教育大纲》,各科讲授国耻和雪耻:“(1)作文,关于反日的论文和诗歌;(2)习字,书写反日标语;(3)图画,画出济南事变日兵横行所造成之惨状;(4)地理,讲述丧失山东、满蒙的领土和主权;(5)算数,日本人在中国的人数、对华投资和贸易统计;(6)国语,日本对华积极政策的历史事实;(7)商业,日本在华市场的势力与进出口统计;(8)历史,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事实;(9)党义,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98]不仅如此,国耻书籍得以大势出版。据笔者不完全统计,1928—1930年出版以“国耻”命名的书籍、纪念册和问答17册,仅1928年就有12册,具体如下表所示:[99]革命军新闻社总部各省市中小学推介李剑虹《国耻小史》。4月25日,国立浙江大学秘书处也呼吁省内中小学购买。[100]9月20日,江苏省教育厅第五科令男女学校汇款购买。[101]吉林省也要求各校“一致采购”,可作“课读教授”和“范本参考”。[102]中华书局出版各书也非常“注意提倡国货湔雪国耻”。[103]总之,这些论著大都以时间为序,上自鸦片战争,下迄五三惨案,围绕背景、惨案、丧权失地、不平等条约展开,渲染丧权失地种种耻痛,为国耻教育推行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耻书籍统计表

(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