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结 语

五、结 语

近代酒精业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大起大落,战争催生了这一偶发性行业,给其带来了机遇与繁荣,随着战争的结束,其也日渐衰败。酒精业为何难以获得持续性发展,反而是需要“借力”战争,呈现出昙花一现的短暂繁荣?熟知酒精行业的化工专家陈騊声指出,“酒精使用量之多寡,即可知工业发达之程度”[63]。中国近代工业不发达,主要工业集中于轻工业,酒精难以普遍利用,成为制约酒精业发展的最大因素。酒精战时作为燃料替代品,纯属应急之举,其动力效果远不及汽油,因而难以持久利用。且其产制成本高于汽油,在正常市场环境下,确实难与汽油竞争。战后,酒精业的衰落,正是在于酒精的其他工业用途难以拓展。正如有论者指出:“国内酒精工业已告一蹶不振,因为自战争结束以后,酒精用于战争者减少,而需要酒精的化学品、医药品、化妆品、油漆、人造象牙等工业均甚幼稚,需要量不多,故该工业即无法维持。”[64]

可见,近代酒精业的发展通过不断转型来获得发展契机,但最终发展程度却受制于中国工业化程度的大环境。酒精业与工业化程度具有高度关联性,要想获得持续性发展,并不在于其单一行业的突围而出,而是需要整体工业化程度的提升作为前提。然而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工业化程度始终在低水平徘徊,因此酒精业难以获得持续发展的动能。

(梁坤,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

【注释】

[1]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抗日战争研究专项工程项目“中国抗日战争志”(批准号:16KZD021)阶段性成果之一。

[2]相关成果有:刘春《试论抗战时期四川糖料酒精工业的兴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刘春《抗战时期的四川酒精工业》,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刘萍《抗战时期后方液体燃料工业发展评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刘春《论抗战时期四川酒精业在公路运输中的作用》,《江汉论坛》2010年第1期;吴志华《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与战时液体燃料管制(1938—1945)》,《抗日战争研究》2009 年第2期;张轩赫《抗战期间资源委员会的酒精工业》,硕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13年;赵国壮《抗战时期大后方酒精糖料问题》,《社会科学研究》2014年第1期;吴志华:《试析战时大后方动力酒精工业与国民政府的互动关系》,《抗战史料研究》2015年第1期。

[3]马春沅:《中国近代微生物工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陈騊声》,《中国科技史料》1983年第4期,第32页。

[4]欧阳仑:《后方之酒精工业》(1941 年2 月26 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 编《财政经济(六)》,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129页。

[5]黄幼雄:《中国酒精厂参观记》,《申报》1935年11月22日,第11版。

[6]《实业部积极筹办酒精厂》,《申报》1933年6月20日,第11版。

[7]《孔祥熙之报告,筹备工商业经过》,《申报》1930年3月5日,第4版。

[8]《奖励人民投资创办酒精工厂简章》,《广东建设》第5卷第6期(1930年),第322~323页。

[9]《筹办酒精制造厂计划》,《福建建设厅月刊》第5卷第4期(1931年),第35~36页;《制造酒精》,《江西建设月刊》第6卷第7、8期合刊(1932年),第22~25页。

[10]续光清:《酒精制造与中国》,《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化学季刊》第1卷第1期(1933年),第56页。

[11]《行政院决议案》,《申报》1933年3月14日,第17版。

[12]《实业部积极筹办酒精厂》,《申报》1933年6月20日,第11版。

[13]《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总务委员叶汉丞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5月3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二二(1)-2607。

[14]《中国酒精厂竞销纠纷,部劝同业自商》,《申报》1935年7月6日,第10版。

[15]《实部咨市府维护官商合办酒精厂》,《申报》1934年3月6日,第12版。

[16]《上海机制国货工厂联合会总务委员叶汉丞呈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1935年5月31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七二二(1)-2607。

[17]《中国酒精制造公司呈实业部》(1936年4月20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7-22-054-02。

[18]丹林:《公路上汽车汽油之危机》,《礼拜六》1933年第504期,第34页。

[19]《中国酒精制造公司呈实业部》(1936年4月20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7-22-054-02。

[20]续光清:《酒精制造与中国》,《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化学季刊》1933年第1卷第1期,第56页。

[21]欧阳仑:《后方之酒精工业》(1941 年2 月26 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 编《财政经济(六)》,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年版,第129页。

[22]《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关于公路运输拟以酒精代汽油一案的公函》(1939年12月22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31-05-003-01。

[23]《开垦荒地种植甘薯以制造酒精而利军用计划》(1937年9月20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22-03-088-02。

[24]金贵铸:《抗战八年来之酒精工业》,《资源委员会季刊》1946年第6卷第1、2期合刊,第133页。

[25]《内江四川酒精厂之概况》,《西南导报》1938年第2卷第1期,第47页。

[26]《资源委员会呈经济部关于扩充酒精工业办法一案》(1940年1月1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31-05-003-02。

[27]《1940年工矿调整处推动酒精增产概况表》(1941年2月),(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31-05-003-02。

[28]《二十九年九月至十二月后方民营酒精厂生产能力概况表》(1941 年2 月1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31-05-003-02。

[29]《1943年6月国统区的酒精厂数量及产量统计》,内江市档案馆藏,档号:10-1-122。

[30]《贺耀组戴笠转呈金慎报告甘肃玉门油矿三年来出产原油数量及最近工作情形》(1942年1月29日),陈谦平编:《翁文灏与抗战档案史料汇编》(上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43页。

[31]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2编《财政经济(六)》,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149页。

[32]金贵铸:《抗战八年来之酒精工业》,《资源委员会季刊》1946年第6卷第1、2期合刊,第136~137页。

[33]行政院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编:《行政院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工作报告》,1939年1月1日,第5页。

[34]陈体荣编辑:《中国液体燃料之统制》,永安风行印刷分社,年份不详,第34页。

[35]曹立瀛、赵士奇:《中国战时酒精工业之研究》,《资源委员会季刊》第5卷第1期(1945年),第25页。

[36]《四行贷放酒精案款项简表》(1942 年2 月21 日),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号:02850001005410000073000。

[37]《液体燃料管理委员会公函》(1942 年2 月21 日),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号:02850001005410000073000。

[38]《资源委员会酒精业务委员会三十二年度业务报告》(1944年),内江市档案馆藏,档号:7-1-338。

[39]《翁文灏关于二十九年九月至十二月推动酒精增产情形呈经济部》(1941年2月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31-05-003-02。

[40]《关于陈报贵阳酒精厂产销情形及其一九四四年生产困难情形致盛今杰的函》(1945年2月12日),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号:00190001005880000002。

[41]《资中内江等地酒精业不景气》,《新华日报》1943年12月15日,第3版。

[42]参见内江地区档案馆编:《民国时期内江蔗糖档案资料选编》(下),1984年,第587~590页、630页;《1945年1至5月份各地料价行情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档号:四-16795。

[43]《俆柏园呈中中交农四行联合办事处》(1942年5月22日),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号:02850001004070000027000。

[44]《酒精核价不敷成本应如何补救案》,内江市档案馆藏,档号:7-1-130。

[45]《王晓籁建议以滇南所产之糖悉数供给酒精制造之用等办法两项呈经济部》(1943年8月21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22-01-024-05。

[46]《第一区酒精工业同业公会呈四行联合办事总处》(1945年9月24日),重庆市档案馆藏,档号:02850001002490000123000。

[47]郑友揆等著:《旧中国的资源委员会(1932—1949)——史实与评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131页。

[48]《蒋中正为四川酒精厂三十四年度考察情形致翁文灏代电》(1946 年1 月1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藏,档号:18-31-05-001-01。

[49]《云南酒精厂紧缩员工人数及实支费用调查表》(1945 年11 月30 日),(台北)“国史馆”藏,档号:003-010302-0008。

[50]《酒精业务委员会办理结束》,《征信新闻》(重庆)1946年第402期,第2页。

[51]《资川酒精厂生产成本及生产上之各种问题》(1948 年),内江市档案馆藏,档号:7-1-495。

[52]《资川酒精厂厂长金贵湜呈资源委员会》(1948年9月11日),(台北)“国史馆”藏,档号:003-010303-0812。

[53]《资川酒精厂厂长金贵湜呈资源委员会》(1948年9月11日),(台北)“国史馆”藏,档号:003-010303-0812。

[54]《酒精工业》,《征信新闻》(上海)1948年第642期,第6页。

[55]《中国酒精工业复兴问题》,《化学世界》1946年第1卷第14期,第2页。

[56]《酒精代替汽油计划,经济部正在研究中》,《征信所报》1948年第639 期,第2页。

[57]《资源委员会关于利用汽油掺和酒精办法的签注》(1946 年10 月7 日),(台北)“国史馆”藏,档号:003-010303-0699。

[58]《美汽油大批进口,酒精业面临危机》,《新华日报》1946年8月19日,第3版。

[59]《资源委员会中国石油有限公司代电》(1946年9月24日),(台北)“国史馆”藏,档号:003-010303-0699。

[60]《关于汽油掺和酒精问题》,《公用月刊》1948年第37期,第15页。

[61]《沪实行汽车渗用酒精》,《台糖通讯》1948年第3卷第11期,第32页。

[62]《台糖公司酒精运沪倾销,酒精厂要求制止》,《现代经济通讯》1949 年第394期,第5页。

[63]陈騊声:《糖蜜制造酒精经验谈》,《科学月刊》(上海)第1卷第2期(1929年),第66页。

[64]《配合时局需要,政府将积极发展酒精工业》,《现代经济通讯》1948 年第231期,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