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名斋存稿(上册)》简介
《未名斋存稿(上册)》这本书是由.吴忠礼著创作的,《未名斋存稿(上册)》共有174章节
1
凡 例
一、《未名斋存稿》所收录文章,少部分在公开报刊、论文集上发表,另有一部分在内部报刊登载过,还有一部分未曾见载。 二、凡在公开报刊发表过的文章,均在文末标明所载报...
2
八旬述我
吴忠礼 我70岁寿诞时,宁夏社会科学院召开了“吴忠礼先生七秩致禧暨治史50周年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致贺信,常务副部长亲临会议祝贺。社科院还资助我...
3
目录
目 录 凡 例 八旬述我 史志篇 “人祖”伏羲发祥地与“八卦”文化浅议 一、伏羲生母与故里 二、宁夏南部有关伏羲的史影 三、伏羲“作八卦” 《易》——中华民族思...
4
史志篇
...
5
“人祖”伏羲发祥地与“八卦”文化浅议
伏羲是我国上古时代传说中的人物,因为他是创造新石器文明的杰出代表,所以后来也被当作那个时代的历史符号。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若代表个体(第一代首领)者,或确有其人;...
6
一、伏羲生母与故里
伏羲氏,风姓,以龙为族徽(图腾),亦号太昊(太皞、太皓。太即大,皓为日出貌,即表示崇拜太阳之义),又称伏戏、宓牺、包(庖、炮)牺、瓠牺等。伏羲是传说中人类文明的...
7
二、宁夏南部有关伏羲的史影
葫芦河畔创世的故事。当人类进入“采集文明”时代,产生了“食物致生”“食物致孕”的图腾观念。初民对于大自然赐予的食物(动植物)产生了崇拜,认为吃了什么,自己的身体...
8
三、伏羲“作八卦”
华夏远古文明的代表人物伏羲一生的贡献很大、很多,其中以“作八卦”最为伟大。《周易·系辞下》曰:“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
9
《易》——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源泉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伟大宝库之中,有一种称为《易》的文化典籍和思想成果。它历经坎坷、兴衰、考验,仍被古往今来的统治阶级和士民官商普遍尊崇为“天书”,充分显示出它是中...
10
秦汉移民“河南地”与“新秦中”崛起
宁夏与河套地区的移民开垦,由游牧经济向农业经济转变,大约是从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开始的。当时河套一带统称为“河南地”,今宁夏北部黄灌区也包括在“河南地”的范围内。...
11
秦皇、汉武巡视宁夏
今天的宁夏,给人们的印象似乎自古以来都是一个非常落后的地方,殊不知宁夏在古代还是非常重要的、十分繁荣的地区,这是由它的特殊区位所决定的。因为汉朝和唐朝都将首都定...
12
一、秦始皇首次出巡登上鸡头山
始皇帝消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之后,为了炫耀“武功”,宣扬“皇威”,广颂“秦德”,当然还有“封禅”泰山和寻找长生不老“神药”的目的...
13
二、汉武巡边六次涉足宁夏
前面所述,秦始皇巡边曾踏进今宁夏的大门,但却具有一种“番客”的形象,而汉武帝到塞上来,则完全是为了军国大事。武帝是在文景之治之后,国家繁荣富强的大好形势中继承皇...
14
汉匈战争时的宁夏
中国历史上,中原王朝与北方(包括西北地区)游牧民族的军事冲突,几乎成为绝大多数政权的主要边患。这种状况延续了几千年,最早见诸史书是从夏末商初开始的。《竹书纪年》...
15
赫连大夏国与宁夏
西晋司马氏王朝,在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和少数民族起义的双重打击下,走向了土崩瓦解的末日。晋惠帝永安元年(304年),刘渊乘机在左国城(今山西省吕梁市)起兵反晋,自称...
16
一、赫连勃勃家世
大夏政权是由赫连勃勃建立的,故史书往往称这个地方割据政权为赫连夏国。赫连勃勃(?—425年),字屈孑,是南匈奴左贤王去卑的后代,与汉国刘渊同族。因为南匈奴世代与...
17
二、赫连夏国的兴亡
赫连勃勃称王后,部下都建议说:“陛下将欲经营关中,宜先固根本,使人心所凭系。高平山川险固,土田饶沃,可以定都。”但赫连勃勃毕竟也是一代枭雄,看问题比一般人要高远...
18
三、赫连夏国统治宁夏
赫连夏国建立后,今宁夏全境在其疆域范围之内,南部有高平城,北部有薄骨律城(今吴忠市利通区境内)和饮汗城(今银川市兴庆区),高平城是赫连勃勃自立称王的第一块根据地...
19
北魏宁夏引黄灌溉开发小高潮
南北朝时期,北方被鲜卑族拓跋氏政权统一,拓跋珪在平城建都,国号称魏,史称北魏。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于始光三年(426年),大败赫连夏国,占领宁夏全境。为了拱卫京都平...
20
宁夏庆藩郡王造反与宦官党首伏除
明朝自宪宗朱见深皇帝当政以后,国内土地兼并问题日益严重,皇室、勋戚、贵族和宦官等纷纷大量设置庄田,加之宦官专权,朝纲混乱,进而加深了政治腐败和经济危机,引起城乡...
21
清代宁夏府城孔庙与儒学管窥
...
22
一、祭孔由来
孔庙,别称文庙,是祭拜孔子的祠庙。孔子卒于春秋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次年,乡人为了纪念他,在其故国曲阜的故宅初立孔庙。自从西汉建元元年(前140年)汉武帝...
23
二、宁夏孔庙
儒学的中心建筑为孔庙(文庙),它是由主体建筑大成殿等组成的。...
24
(一)大成殿
大成殿为孔庙居中主要建筑,坐北向南,有房五间,大门上方挂奉颁康熙御书“万世师表”匾额。 1.主位供“至圣”孔子 殿堂内正中上方供“先师至圣”,孔子位,配《赞文并...
25
(二)庑
庑为大成殿外东西两旁配殿建筑,分为东庑(坐北面南)、西庑(坐北面南),各有房七间。堂内供从祀先贤和先儒各若干名。各代入祀对象不同,员额不一。 1.东庑 从祀先贤...
26
三、宁夏儒学
...
27
(一)建筑
宁夏儒学,明朝建在镇城效忠坊北、副总兵署西,即在元末明初间弃守的“西半城”内。清代宁夏府与所辖宁夏县、宁朔县,三衙同治一城,故府学和二县县学的学宫亦同建于一处,...
28
(二)学制
府学:一年一贡,录取廪生(定额享受膳食补贴)40名,增生(额外增加享受膳食补贴)40名,佾生(亦称佾舞生、乐舞生)64名(均在未正式录取廪、增生之外的童生中选拔...
29
(三)经费
各级儒学经费,主要来源是国家预算下拨的官钱。其次,由各地“学田”收入补贴。学田是从部分公田、开荒田和官商等人捐钱所购买的土地收租存放于广裕库,用作儒学的膏火费等...
30
(四)藏书[9]
宁夏府学藏书如下:计十七种。《御制日讲》《四书解义》六部,每部十二本。《御纂周易折中》六部,每部十本。《钦定春秋传说汇纂》六部,每部二十四本。《御纂性理精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