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在抗战中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宁夏的战略地位既然十分重要,那么主政宁夏的军政当局和最高当权者个人的政治态度,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时宁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宁夏省党部主任、驻军最高指挥官均由马鸿逵一人兼任。
日本人对于马鸿逵施用软硬两手,即又拉又打的手段。
拉(诱降):敌方发动马家旧部给马写信劝降,希望他做伪满清的忠臣,并与把兄弟达王夫妇拥护伪满,因为达王妻子金允诚是伪皇溥仪表妹;派飞机撒传单;成立回教团体,虚位待马;派日特利诱、拉拢。
打(强压):
一是轰炸。1937年11月5日至1940年8月28日,三次炸银川、五次炸宁夏,在心理上打击宁夏人民和“宁马”集团的抗战信心。
二是设特务机构,修机场,向宁派汉奸,进行威胁。
三是军事攻击。1939年夏秋、1940年2月,日蒙联军西进,矛头直指宁夏。
“宁马”的态度与表现:
“宁马”指马鸿逵与其兄马鸿宾。他们都做到了:一不上政治圈套,二不弃土逃跑,三不向敌伪投降,并坚决出兵,抗战到底。马鸿宾任绥西防守总司令,统一指挥81军35师两个旅,15路军168师两个半旅,开赴绥西抗日前线,与日伪军进行殊死战斗,保卫了西北的北大门和宁夏的疆土。“宁马”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的民族气节是应当肯定的。(派省府秘书长叶森赴阿旗与日本侵华军大头目板垣征四郎谈判,以表明宁夏省坚决抗日的态度,并枪决送日特来银川的汽车司机。另外,又派省府民政厅厅长李翰园专程赶赴额济纳旗逮捕日特。)
“宁马”为什么有这种表现?
首先,“宁马”从军官到广大士兵,回族将士比较多,回族历来是有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民族意志决定了官兵的政治取向和战斗力。
其次,中国共产党和边区革命根据地对马部的影响并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张子华),起到一定的作用。
最后,马家父子(侄)从辛亥革命后就是宁夏主政者、经营者,这片土地是“宁马”集团的基地,被视为第二故乡,不可以轻易丢失。
在抗战期间,宁夏省没有丢失土地,守住了西北大后方的北大门,堵死了日军和伪蒙军进攻西北、绕攻西南、威胁陕甘宁边区和阻断苏联援华的国际交通线,在战略上具有重要作用,对全国全面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