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残存烽燧的家底
中华民国推翻清朝的统治以后,执行“五族共和”的国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更是建立了56个兄弟民族平等和睦的友好大家庭。历史上各民族统治集团争权夺利的非正义战争已成为过去,于是历史上用劳动人民血汗乃至生命构建起来的长城、烽燧等军事工程,也曾一度因为认识上的错误,被视为封建的实物和所谓的“四旧”而受到人为的破坏,或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平田整地中被平毁,或被黄土搬家,当作肥料,抛撒于农田中,或因工业建设而遭毁灭,以致烽燧日渐减少和被严重破坏。直至进入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人们才日渐认识到其历史文化价值,加以保护,并赋予新的生命——旅游景点。现在,据宁夏文物单位统计,全自治区范围内,尚存各种完好、残破程度不同的烽燧448座。
【注释】
[1]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148页。
[2]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周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第149页。
[3]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5页。
[4]杨新才、吴忠礼主编:《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宪宗纯皇帝实录》卷一百一十三,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5]杨新才、吴忠礼主编:《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神宗显皇帝实录》卷十六,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6]惠农县志编纂委员会:《惠农县志》(第一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
[7]青铜峡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青铜峡军事志·第一篇》,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
[8]大武口军事志编纂委员会编:《大武口军事志·第一篇》,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9]杨新才、吴忠礼主编:《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五,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0]杨新才、吴忠礼主编:《明实录宁夏资料辑录·世宗肃皇帝实录》卷八十五,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年。
[11]韩霖:《慎守要录·申令篇上·设烟墩》,中华书局,1991年。
[12]大武口军事志编纂委员会:《大武口军事志·第一篇》,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青铜峡军事志编纂委员会:《青铜峡军事志·第一篇》,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范宗兴笺证:《盐池旧志笺证·盐池县志·兵防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15]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
[16]国家文物局主编:《中国文物地图集·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册》,文物出版社,2010年。
[17]不含今固原市各县区,但包括今海原县而不包括今同心县。
[18]吴忠礼主编:《弘治宁夏新志·斥堠》,《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19]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五卫》,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3页。
[20]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五卫》,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68—69页。
[21]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五卫》,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1—72页。
[22]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五卫》,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5—76页。
[23]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五卫》,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78页。
[24]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9—220页。
[25]贠有强、李习文主编:《嘉靖宁夏新志》卷三,《宁夏旧方志集成》中为三十墩、二十一墩。
[26]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46页。
[27]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89页。
[28]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85—186页。
[29]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98页。
[30]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2页。
[31]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3页。
[32]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3页。
[33]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04页。
[34]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14页。
[35]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6页。
[36]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38页。
[37]贠有强、李习文主编:《嘉靖宁夏新志》卷三,《宁夏旧方志集成》中为三十墩、二十一墩。
[38]胡汝砺纂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所属各地》,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256页。
[39]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0]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1]参见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2]参见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3]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4]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5]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6]吴忠礼主编:《万历朔方新志·烽燧》,《宁夏历代方志萃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
[47]固原地区邮电志编纂委员会:《固原地区邮电志·烽燧邮驿》,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