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黄灌区农业发展的展望

三、引黄灌区农业发展的展望

宁夏引黄灌区农业发展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只要合理开发水利资源,就可以再造一个河套灌区,让“塞上江南,再放异彩”。但是,要实现几代人的美好梦想,其关键是尽快启动黄河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

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选址黄河干流黑山峡段。黑山峡河段位于甘、宁两省区交界处,全长71千米,是黄河上游最后一个可建高坝水库的峡谷河段。大柳树水利工程最佳选址地点位于黄河干流黑山峡出口以上2千米处、宁夏中卫市境内,坝址处控制流域面积25.2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总面积的33.6%;多年平均径流量336亿立方米,占黄河总径流量的58%;多年平均输沙量1.6亿吨,约为黄河总输沙量的十分之一。水多沙少,水资源开发条件十分优越。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拦河大坝采用面板堆石坝,预计建成后最大坝高163.5米,坝顶长674米。水库正常蓄水位1380米,总库容110亿立方米,经水库冲淤平衡,50年后可永久保留调节库容56.08亿立方米。枢纽电站装机容量可达200万千瓦,年发电量预计达78亿千瓦·时。枢纽建筑物由拦河大坝、一条深孔排沙洞、两条深孔泄洪洞、一条表孔溢洪洞、五条引水发电洞和电站厂房组成。

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发任务是优化配置黄河水资源,灌溉并改善生态环境,发电以及宁蒙河段防洪防凌等。其主要作用有:通过径流调节,在保证内蒙古河口镇以上工农业用水127亿立方米和河口镇下泄流量不小于250立方米/秒的前提下,非汛期拦蓄上游梯级下泄水量,等5—7月灌溉高峰期再集中放水,每年可为下游增供水量30亿~40亿立方米,缓解用水矛盾,减轻下游断流。在中游主要来沙期集中放水,改善水沙条件,减轻河道淤积萎缩。利用枢纽抬高的水位,在不多引黄河水的前提下,发展绿洲生态农业,种草种树,遏制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规划中的大柳树灌区近期开发面积600万亩,其中宁夏300万亩,陕西、甘肃、内蒙古各100万亩。远期可发展灌溉面积2020万亩,相当于再造了一个新的河套灌区。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一旦建成,包括宁夏南部山区及中部干旱带的水位较高耕地,都可以实现自流灌溉,不必再进行梯级扬水工程建设,可谓是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本级装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将达到78亿千瓦·时,并对黄河上游梯级电站起反调节作用,使上游各梯级电站按最优方式运行,为“西电东送”创造条件。遇50年一遇洪水时控制下泄流量不超过5000立方米/秒,将宁蒙河段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并有效防止冰凌灾害。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后,对引江引黄和本流域水量进行调节,满足黄河上、中游地区灌溉、生态、流域城市和能源基地用水增长的需求。

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对西北地区的生态面貌也将产生巨大的作用。大柳树灌区毗邻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属干旱、半干旱地区。这一地区降雨稀少、蒸发强烈,气候干旱,风大沙多。由于风沙和人为不合理活动,致使本地区土地沙化,生态失调,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灌区中的不少地区还是氟中毒重病区,饮水含氟量超标很多,群众长期饮用,会导致氟骨病,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活动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而这一地区也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区。引黄河水发展这一地区的绿洲生态农业,种草种树,可有效遏制草原退化,使荒漠变成绿洲,控制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向东、南方向的移动及毛乌素沙地的南侵,减轻风沙危害,遏制土地沙化,极大改善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干旱带的生态环境,大大提高本地区的环境容量,同时解决人畜饮水。这对推动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高群众健康水平,增强民族团结都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预计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可以惠及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四省区近2000万人口,据测算,依靠黄河上游水资源量和陆续增加的西线南水北调水量,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完全有可能将本地区现有的大约3.5万平方公里粗放式灌溉农业绿洲区,逐步扩展提高为7万平方公里高效、节水型现代绿洲区。将现有的以农村居民、小农生产、粗放地面灌溉为主体的绿洲模式,改造提升为以现代城镇和现代化二、三产业为主体,以节水型城镇为核心、节水型农业为基础、节水型生态体系为屏障的新世纪绿洲。黄河大柳树坝址至内蒙古的河口镇,干流长度约1000公里,沿河宽度100公里左右的区间,是历史上有名的河套平原灌区,总面积约29万平方公里,都可视为大柳树生态经济区。这一地区不仅农业发展条件优越,而且蕴藏着国内少有的地下煤海和天然气田,又有多种矿藏相匹配,有人工绿洲和天然草原改善生态,有我国北方少有的光、热、水、土条件匹配良好的巨型农林牧业基地为依托,有不宜垦殖的荒地可建设工厂、发展城镇,将建成长达千里的沿黄煤、气、电力、化工、冶金、建材、生物制药、家畜产品深加工经济带,对21世纪中国的经济发展,作出突出贡献。大柳树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与秦皇汉武开发宁夏农业、水利,建设“新秦中”的丰功伟绩相媲美,还可以实现1991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视察宁夏时题写的“塞上江南,再放异彩”的殷切期望和宏伟目标。

(作者:吴忠礼、王晓华、吴晓红。原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13年第6期)

【注释】

[1]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匈奴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886页。

[2]苏天爵辑撰:《元朝名臣事略·太史郭公》,中华书局,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