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引黄灌区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2.宁夏引黄灌区发展农业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宁夏引黄灌区是发展灌溉农业的理想地方,黄河宁夏段地势开阔,水流平缓,河道比降由上而下为1/1100~1/6000,河面低于地面1~3米,属于地下河,无决口之患,有灌溉之利,且引水方便,河槽稳定。引黄灌区可灌面积近千万亩,土层深厚,质地均匀,介于沙土与黏土之间的灌淤土,是黄河冲积与贺兰山山洪交错淤积发展而成,深积物厚,熟化程度较高,矿质营养丰富。气温较高,光热资源丰富,年日照时数达3000小时,无霜期(140~162天)和生长期能满足多种作物生长需要。昼夜温差较大,一般为12℃~15℃,更宜于果类生长。引黄灌区年降水量虽只有200毫米左右,而蒸发量达1200~1500毫米,虽然有干旱少雨,土壤中盐碱含量较重的缺点,但因黄河有“斗水泥七升”的特点,引含泥沙适度(5%~7%)的黄河水灌溉后,使得这一缺点得以弥补。早在明代,宁夏人民就认识到灌区耕地随地势而呈“上者砂砾、下者斥卤,膏腴之壤,实不及半”的分布特点,“必得河水乃润,必得浊泥乃沃”的灌溉、放淤、洗盐的改良方法,有效地利用黄河多泥沙的特点来防治土壤的盐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