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志书的服务功能

(二)强调志书的服务功能

编修地方志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它之所以代代续修,绵延不绝,不断发展繁荣,主要在于志书自身的价值。方志有存史、资治、教化的服务社会三大功能,所以历朝历代都大修方志,显然不是为了修志而修志,是为了用志而修志,否则按照“物竞天择”的自然法则,是不会出现“盛世修志”的文化现象。

1.志书的存史功能

首先是由它的内容广博所决定,举凡地理、气候、资源、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人物和艺文等方面无不收载,堪称“百科”。正如胡乔木所说:“地方志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科学的资料。”[17]其次,志书所存之史堪称信史,因为志书出自乡贤人士之手笔,正如章学诚所言,“地近则易核,时近则迹真。”[18]即家乡人写家乡的事,又重点写家乡近世的大事(详近略远),所以不太容易出差错。再次,志书层次多,有国家级的大一统志。大区级的总志,省级的通志和省以下各行政级别的府志、州志、县志乃至里志、村志以及其他各种类型的专志,如山志、江河志、湖志、祠庙志乃至桥志、树志等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可谓“无县无志”“无物无志”,可以说地方志给研史、用史的各色人等提供了鲜为人知的各种稗野史料和未入流人物的行状,以及正史不载的各级次内容,所以方志能发挥“补史之阙、正史之讹”的特别作用。

2.地方志的资政功能

这一点古今有着本质的区别,旧方志对于旧社会的资政服务,当然是为了维护私有制和反动统治阶级的。新方志对于新社会来说,它的服务功能有不可忽视的广泛性。志书记载了家乡历史上成功与失败的经验和教训,正反面的各种人物,可以给后人,特别是各级领导以启示、借鉴、继承前人的成功经验,避开前车之辙,少走弯路,少犯同类错误,扬长避短,科学决策,取得更大的成绩,故人们称赞地方志就是当代各级基层干部为官一任、管理一方最好的工作手册——地方《资治通鉴》。

3.地方志的教化功能

地方志服务社会的特殊作用还表现在它的教化功能上。旧方志为剥削阶级服务,社会主义新方志以“详今略古”的原则,记述了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斗争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和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巨大变化,以及乡贤人物为家乡所做出的巨大贡献等,而且所有这些都发生在自己的家乡、每一个人的身边,都是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的活生生实例,所以正是进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共产党的革命传统教育最好的乡土教材。正如前辈章学诚所说:“史志之书,有裨风教者,原因传述忠孝节义,凛凛烈烈,有声有色,使百世而下……自有真据……广为传述……以备采风者观览,庶乎善善欲长之意。”[19]今天,所编修的社会主义新方志有别于旧方志,我们是依法修志,即按照《地方志工作条例》修志。《地方志工作条例》第十六条,“地方志工作应当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20],可见方志服务社会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