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日军飞机五次轰炸宁夏
中国的抗日战争中,马鸿逵没有顺应日本侵略者的意愿,成为其傀儡。日本人见拉拢不成,不仅派日伪军从绥远向宁夏进攻,还不断派飞机对宁夏城乡进行狂轰滥炸,从1937年11月到1940年8月,日本前后向宁夏出动飞机近200架次,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一般的资料记载对宁夏大规模的轰炸为3次,本文作者却提出了具体的轰炸次数是5次的新说法。
中国的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本侵略军利用在绥远省扶植的内蒙古苏尼特右旗札萨克郡王德穆楚克栋鲁普(简称德王)和李守信所成立的傀儡伪政权——“蒙古地方自治政务委员会”和“蒙古军政府”,配合日军由北路向大西北进军。在日伪军的西进战略行动中,宁夏省首当其冲。当时日本方面对回族军阀、宁夏省主席马鸿逵的方针是又打又拉,逼马就范,走伪满洲国和伪蒙疆自治政府的老路。但是马家回族军事集团毕竟与满蒙贵族上层有所区别,从大的方面来分析,马氏家族注重学习,跟上形势,并在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和居住地域等方面都与汉族人民联系密切,相互之间比较亲近,将民族利益和前途也与国家的命运统一在一起,民族的向心力历来很强;从小的方面来看,军阀是以枪驭政的政治军事团体,土地是他们的生命线。马家军阀得到“塞上江南”这块风水宝地是来之不易的,从自身小集团的利益计,他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地盘;再从国内大的形势分析,上有南京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军令,前有山东省主席、把兄弟韩复榘下场的例子,马鸿逵作为省主席、第七集团军的总司令和第八战区的副长官,于公于私计,理当守土有责。另外,陕甘宁边区革命武装就在身旁,军阀不抗日,人民武装是要抗日的,马鸿逵若是要把宁夏拱手让给日本人,共产党就会就近领导宁夏人民,把宁夏变为抗日敌后游击区和敌后根据地,这是马鸿逵最不愿看到的结果。出于多种原因,马鸿逵没有钻进日本人设计的自取灭亡的圈套,而是选择了抗日守土的这条活路。这样,日本人对马鸿逵集团的态度也随之改变为拉不成则打,于是不仅派日伪军从绥远向宁夏进攻,为了配合陆军的行动,日本侵华军又不断派飞机对宁夏城乡进行狂轰滥炸,用以达到军事上和心理上的作用,动摇宁夏军民的抗战决心,尤其是还希望马鸿逵走回头路。
日本侵略军的飞机对宁夏实施空中打击开始于“七七”事变后的数月,即1937年11月,延续到1940年8月,前后向宁夏出动飞机近200架次,给宁夏城乡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和重大的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