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首次出巡登上鸡头山

一、秦始皇首次出巡登上鸡头山

始皇帝消灭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的大秦帝国之后,为了炫耀“武功”,宣扬“皇威”,广颂“秦德”,当然还有“封禅”泰山和寻找长生不老“神药”的目的,他刚戴上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的桂冠,就迫不及待在短短的十二年里(前221—前210年),兴师动众、长途跋涉,对全国连续进行5次大巡视。

秦始皇把首次出巡定在了包括今宁夏在内的北地郡和陇西郡。秦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一行从国都咸阳出发,沿着通向洮河河谷的大路,先到渭水的发源地陇西郡,然后再沿着泾水北上后改由茹河东向到达北地郡。秦统一后,分全国为36个郡,郡是地方最高行政建置。北地郡是春秋战国时原义渠戎国的中心地带,秦昭襄王三十五年(前272年),义渠被灭国,于戎地首建北地郡,正式纳入秦国的统治范围,境地大约包括今甘肃东部、宁夏南部广大地区。秦始皇时期,仍保留北地郡,首脑机关驻今甘肃省宁县,今宁夏全境基本上归此郡管辖,当时境内建有富平县(今吴忠市境内)、朐衍县(今盐池县境内)、乌氏县(今宁夏固原市南和甘肃省平凉市北地区)、朝那县(今固原市境内)和泾阳县(今宁夏泾源县和甘肃平凉市之间,待考)。北地郡境内的陇山山脉(今六盘山山脉)中有一座著名的山峰名叫“鸡头山”(亦称笄头山、幵头山),据说在上古时代,华夏的先祖黄帝,曾“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向在此山隐居修炼的广成子“问道”。广成子,是否真有此人不得而知,他是传说中的道家、气功养生家,说他活到1200岁时仍然是鹤发童颜,“形未尝衰”,原因就是做到“守一”(没有私心杂意,经常意守丹田)、“处和”(不动怒、无烦恼)、“清静无为”(心志平静,无欲望)。他给登门求教的黄帝教授了“自然之经”,还送他“九品之方”。[1]秦始皇首次出巡就到鸡头山并登上鸡头峰,然后从回中道返回咸阳。始皇此行可能也与寻觅长生之术有一定的关系,但史书没有透露,不好瞎猜。那么,鸡头山(峰)在哪里呢?唐朝魏王李泰主持、萧德言等人编著的《括地志》中说:“笄头山一名崆峒山,在原州平高县西百里,《禹贡》泾水所出。《舆地志》云或即鸡头山也。郦元云盖大陇山异名也。《庄子》云广成子学道崆峒山,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盖在此。”这里把“空桐”和“鸡头山”的所在地说得清清楚楚。首先,此山的大范围当在大陇山,即今六盘山。其次,山峰的具体方位在唐代平高县西一百里左右的地方。而唐朝的平高县是原州的治所,州县同驻一城。隋唐时期,曾一度将原州改为平凉郡。但治所未变,仍与平高县同驻一城,就是今天的固原市所在地原州区城关镇。平高县的“西百里”处(实际应是其南偏西),又是“泾水所出”的地方,应该是在宁夏的泾源县境内。即使是在今平凉市境内,也还是在宁夏固原市和甘肃平凉市交界的地方,而且也都属于六盘山山脉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