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轰炸

第四次轰炸

1939年9月15日,日本飞机33架改从宁夏北部入侵。此时宁夏的防空水平已大大提高,省方根据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防空委员会的指示精神,早就于本年1月1日,专门成立了宁夏省防空司令部,由马鸿逵的二少爷、省保安处处长马敦静兼任司令,还把该处的高射机枪连布防在城墙上。在东方和北方设置的对空监视站哨一直延伸到陕甘宁边区的盐池县边界和绥远省西部的陕坝。为了统一组织市内居民和近郊农民的防空战备工作,还把银川市的行政管辖范围向城外扩展,东至红花渠西边,西南至南关强家水渠,西至唐徕渠东,西北至小新桥以北的李家寨,北至盈水桥南和教场湖、教场滩,东北至骆驼岭以南和高桥,南至红花渠北边等地区,一律划归市区范围,分区安置疏散人口。以便于城内“跑警报”的群众按预先划定的安置地点有序疏散。又在东教场和小北门偏东的两处城墙上各挖开一个大豁口,方便没有疏散的市民在遇到警报时,能就近转移到城外开阔地方和防空壕隐蔽。城中老弱病幼者,已被劝投亲靠友,限期疏散到农村暂住。城中的小学一律停课,高年级班由学校各自安排迁往近郊继续上课。各类中学被统一组建为一所“联合中学”,撤往远离省城的属县继续办学。全市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被疏散出城。留在市内工作和生活的人们也在各主要街区和人口密集的居民点附近挖了简易防空壕。有条件的机关、商号和大户人家,还自行修建了小型防空洞和避难室,以备紧急时防身之需。与此同时,市政当局还多次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校师生和市民群众进行防空、防毒演习。所以这次日机刚一飞临与宁夏交界的地方,陕坝和石嘴子等地的监哨站就先后给省防空司令部打电话报警,银川市马上先发预警警报,后发紧急警报,这时全城警察一齐出动,手持小黄旗沿街逐户组织全市公政人员和老百姓有条不紊按防空预案组织疏散。所以日机虽然从省城北门开始,一路由北街向南街进行轰炸、扫射,但是并未给银川造成多大的损失。据后来侦知,日本军方这次执行的轰炸行动,是为了检验其进攻苏联的实践能力而实施的空军与海军航空兵联合作战训练。原打算在此次作训行动中对宁夏省城银川和甘肃省城兰州给予沉重打击,但是在银川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又获知兰州警备森严,所以日机在银川投弹之后就奉命返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