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毒害宁夏一瞥

鸦片毒害宁夏一瞥

1840年英国发动臭名昭著的鸦片战争,用炮舰打开闭关自守的清帝国大门,使中国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外国资本和商品的侵入,压垮了中国的城市民族工业和以自然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灭顶之灾。其中最为毒辣的是鸦片的闯入,它不仅掠夺了中国的白银,更为险恶的是毒害了中国人民,危及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当时以林则徐为代表的一些清醒的政治家们已经认识到:如果任凭鸦片流毒于中华大地,则不出数十年后,中国将无可征之兵,无充饷之银,亡国灭种已不是危言耸听。

事实告诉人们,鸦片之害,如同幽灵和洪水猛兽,它不仅在东南沿海和内地肆行,就连西北边陲地区也不能幸免。宁夏地区受鸦片危害,在西北不仅是首当其冲,而且受害最烈。因为宁夏是西北的东北大门,地近内地,系毒品潜入的必经之地,同时宁夏又系河套地区,独占黄河水利,引黄河之水自流灌溉,土壤肥沃,历史上就被誉为“新秦中”和“塞北江南”。宁夏引黄灌区至少在明朝时期,就以种植名贵中药材和天然染料的“红花”作为特产的“贡品”。鸦片战争之后,在城乡经济破产的背景下,人民为了自救和活命,不得不改种“红花”为“罂粟花”(鸦片),为的是得到比红花更大的经济收入。当然人们也不是不清楚,这是一种饮鸩止渴的自杀行为,但是为了抓住眼前的这根救命稻草,也不得不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