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意义
今天,我们纪念孔子,包括恢复或重建孔庙,究竟有什么现实意义呢?概括来说,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认识:
第一,孔庙,自产生以来,就与神庙有着本质的区别,孔庙是尊师重教的象征,是承传国学、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阵地。
清朝宁夏府城儒学示意图
第二,孔庙,把几千年以来,对国家、民族、社会,特别是在文化教育事业等方面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先贤人物作为陪供对象,给后人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起到“见贤思齐”“自强不息”的鼓舞作用。
第三,孔庙,不仅是提倡学习国学的大课堂,也是开展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推动全民学习运动的大讲堂,是挖掘、整理地方乡土文化遗产的加工厂。
第四,孔庙,是家乡的一座荣誉殿堂和地方历史的长卷。通过各种形式,如文字、绘画、图照、实物、碑刻和学术讲座、专题论坛、文艺演出等各种载体与形式,对于历代乡贤进行表彰。使孔庙成为科普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今天,当我国迈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奋勇前进,我们更需要加强学习。学习中外一切先进的东西,更要学习我们祖先“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所留下的智慧,其中孔子的思想、孔子的著作,几千年以来,已被尊为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经典,中华文明的主脉,中华特色的文化基因。新时代赋予我们新任务,在实现新任务的国家战略之中,“科教兴国”是基本国策,学习孔子当然就是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表现。孔子不愧为“千古圣贤”,后人永远学习他,这样的“师道尊严”传统不仅不能去,更应充分发扬光大。
(原载于贠有强主编:《宁夏地方历史文化论丛(第四辑)》,甘肃人民出版社,2019年)
【注释】
[1]朱栴撰修,吴忠礼笺证:《宁夏志笺证》,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年。
[2]胡汝砺撰修,管律重修,陈明猷校勘:《嘉靖宁夏新志·宁夏总镇》,宁夏人民出版社,1982年。
[3]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学校》,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2—163页。
[4]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学校》,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3页。
[5]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学校》,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4页。
[6]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学校》,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4页。
[7]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学校》,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64页。
[8]司马迁撰,裴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第2224页。
[9]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学校》,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2—174页。
[10]张金城修,杨浣雨纂,陈明猷点校:《乾隆宁夏府志·学校》,宁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74—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