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方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之路

试论方志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之路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发生过历史与文明断层的国家。这不仅得益于中华民族有着多元一体、一脉相承的五千年悠久历史,而传承这一源远流长辉煌文脉,又与历代的“治史”制度密不可分,这就是所谓“国有史,郡有志,族有谱”独特的系列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据儒家经典之一的《尚书》记载,我国至少在商朝时期已于中央政府设立了“史官”,他们在国王身边,掌祭祀、记事(左史记言、右史记行)等事务。《尚书·多士》曰:“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1]。这足以证明,商朝就已有了记录自己历史的文献了。作为史学大家族成员的志与史是共生的,同样受到历代统治阶级的重视,视其为“官修政书”“一方之全史”“地方的百科全书”和“基层官员的《资治通鉴》”,故有“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的古训。正如创立“方志学”的鼻祖、清代著名史学家章学诚等一批大家对方志的评价:方志可以起到补史之缺,参史之讹,详史之略和续史之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