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在十二生肖中的地位
按照十二生肖纪年的排序方法,是以十二地支和十二种动物进行配伍,形成的组合是: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犬、亥猪。其中地支第十一位与动物第十一种,这两个同序位相配的结果为“戌犬”,所以在生肖纪年中,也就称这一年为“狗年”或“戌犬年”。犬与狗是同一类动物,古人习惯把体形大的称为犬,体形小的称为狗。可是体形再小的狗,总要比兔子、鸡和老鼠大呀,为什么狗的排位这么靠后而放在倒数第二位呢?对此排位,古今常有人为自己的爱犬鸣不平。但这是一种误会,因为先民们在生肖记时排列中,是以一日(一昼夜)二十四小时之内动物出场的时间先后进行定位的,并无“种族”歧视的色彩。因为是记时,就先把一日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时辰大约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然后再以十二地支符号表示这十二个时辰。古人通过观察,确认以十二种动物在一日之内出现的时间先后为顺序,与地支所表示的十二个时辰进行对照配伍,就产生了十二生肖的排列榜。老鼠是在夜深人静,家家户户都进入梦乡的“半夜”时间段里最为活跃,倾巢出洞,大肆活动,这一时间正好是十二时辰的开头,称为子时,大约是新的一天的开始,相当于夜半十一时至次晨一时以前的时段。因此,老鼠是一天当中第一个出现的动物。虽然它的身体瘦小,其貌不扬,又爱搞小动作,招众人讨厌,但是按照生肖记时的“游戏规则”,还是应给老鼠第一把交椅的位置。
十二个时辰在一天当中不停地移动着,终于走到晚上了。按地支记时,这时应该是戌时,大约相当于天黑后的九十点钟时段,白天过去,夜幕降临,依照“各人”的岗位职责,这时正是狗该上班守夜了。狗自古以来就是主人看家护院和守夜的好帮手,享有“人类卫士”的荣誉称号,值夜的苦差事是非狗莫属的,此时它不出场谁出场呢?古来如此,别无选择。这个时间段为十二个时辰的倒数第二,称作戌时,狗恰于这一时段上岗值班,它与时辰两者的结合,便称为“戌狗”。这种排列在干支纪年之中就称为“狗年”“戌犬年”。可见,在生肖中,动物的排序并不包含有贵贱之分和贡献大小的区别,完全是遵循“生肖规则”,在公正、公开和透明的程序中进行,完全不可能存在暗箱操作和舞弊行为,更没有歧视的现象,不能因为误会而影响十二种动物的安定团结以及它们与人类的传统友好关系。
生肖排位,学术界还有另一种说法。又据说,生肖中十二种动物的排位,是以它们足趾的奇数和偶数进行参差间隔排列的,依次应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五趾,奇)、蛇(无趾,视同偶数)、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最后,对于老鼠这个“鸡肠鼠肚”而又难缠的小东西的排位却让“评委”们大伤心脑,因为鼠儿们的足趾虽小,但生得奇特,在同一只老鼠身上的两足趾数,是一单(奇)一双(偶),如何依照其足趾的奇数或偶数来定位呢?俗话说“十鼠争穴”,它们同类之间都不能相让,更何况是在事关鼠类家族“社会地位”和“形象”的大比之中呢?这可是千年一遇、一定终身的排位呀!为了“息事宁鼠(人)”,“委员”们就只好“以礼(狸)待鼠”而“马马鼠鼠(虎虎)”了。最终一致认为应作为特殊情况特别处理,违心地将“过街的老鼠”排在首位。不过,反正这种排位只是民间自发性的非官方活动,既不与长工资、评职称和提拔重用挂钩,又不发奖金,哄哄这帮不安分的鼠儿鼠孙们得了。于是“贼眉鼠眼”的偷油家伙就心安理得坐在十二生肖的头把交椅之上。本当得冠的老牛忠厚,不会因为自己本来“执牛耳”的地位,被“执鼠耳”所取代而发难的。殊不知老鼠在这把铁交椅上一坐就是两千多年,直到目前为止似乎仍然没有退让的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