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志研究中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在史志研究中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研究历史, 也就是毛泽东同志反复教导的:要具备“共产主义的宇宙观”“辩证法的宇宙观”“科学的宇宙观”。

毛泽东同志说:“这个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 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毛泽东同志就是创造性地运用唯物史观来指导中国的革命,科学地阐明了中国革命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分析了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运动,鲜明地提出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毛泽东在批判艾奇逊之流的资产阶级唯心史观时指出,中国革命之所以发生并取得胜利,不是因为人口太多、饭太少的缘故,也不是西方输入引起的什么“骚动和不安”的结果,而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引起中国人民强烈反抗的结果,是中国社会矛盾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下日益尖锐化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中国的社会条件和客观存在的需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为中国人民所掌握并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发生血肉联系的必然结果。自然,这些是艾奇逊之流的历史唯心论者所无法了解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历史唯心主义的破产并没有使它销声匿迹,它的影响至今还在一些人头脑中存在。表现在历史研究中,有的人不能用唯物史观来历史地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一方面有人打着“重新评价”的幌子,为早已被中国人民唾弃的反动人物翻案;另一方面,对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物苛求,离开历史条件去横加指责。在评价历史上的农民革命斗争的问题上也存在这种情况。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史学工作者一定要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学习毛泽东同志关于历史研究的重要论述,进一步用历史唯物主义去清除唯心史观在历史研究领域中的影响。

(原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198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