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病学术体系的构建
2025年08月10日
第三节 脑病学术体系的构建
中医学传统理论认为,心主神志,将脑列为“奇恒之腑”。但却另有叙述脑有主管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和运动感觉的功能。这种相悖理论多年来常使后学者甚感迷惑。从中医学脏腑的定义来看,脏的功能是藏精气,其特点是藏而不泻;奇恒之腑则是形体中空而有别于脏,藏精气而不泻有别于腑。而脑位于头颅之内,乃髓汇集之处,为髓之海,具有藏髓(精气)而不泻,有别于骨、脉、胆、女子胞,故将脑归为奇恒之腑实为不妥。《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素问·五脏生成》曰:“诸髓者,皆属于脑。”可见脑为贮藏精髓之器,岂能将贮藏之器的“脑”与被藏之物的“髓”同列为“奇恒之腑”?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来看,建立中医脑脏系统理论以指导临床常见的中风、癫狂病、痫病、解颅(脑积水)、痴呆以及昏迷、脑外伤综合征等病证的诊治,将更切合临床实际。而继续沿用传统的“心主神明论”来阐释以上病证的病因病机,难免牵强附会。针对以脑为“奇恒之腑”的传统理论来指导脑病临床已相对滞后的现状,在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指导下,倡导脑当为脏论,强调“脑之经脉为任督二脉而统帅诸阴诸阳”,总结脑脏生理病理特点,阐明脑与五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