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药对
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李军教授注重药对的思考、探索与总结。结合心得,现就其案头收集整理的常用药对的运用思路阐述如下。
1.白芷-冰片
白芷辛温,李东垣认为“其气芳香,能通九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言其“通鼻窍”;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指出:“鼻通于脑,所闻香臭归于脑”,若鼻窍不通,脑窍便可受到影响,因此李军教授认为白芷可开通脑窍,是以其芳香之气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脏而发挥作用;缪希雍曰:“冰片,其香为百药之冠……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言其“开窍醒神”,此处的“窍”是针对脑窍而言的,其开通脑窍的机制也是通过芳香走窜透过血脑屏障而进入脑脏的。此二者,皆具有芳香开窍之功,虽属寒热配对,但符合相反相成的配对原则,故常配伍用于治疗中风、昏迷、厥证、颅脑痈等脑病。
2.白芷-石菖蒲
《本草经疏》记载:“白芷,味辛气温无毒,其香气烈,亦芳草也。”《本草汇言》曰:“石菖蒲,利气通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言其“开窍醒神”。李军教授认为,二者均属辛温之品,皆可开通脑窍,符合相辅相成的配对原则,因此常常配伍用于痫病、狂病、颤病、痰厥、昏迷、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脑病的治疗。
3.白芷-细辛
《本草汇言》曰:“白芷,上行头目,下抵肠胃,中达肢体,遍通肌肤以至毛窍,而利泄邪气。”《本草正义》曰:“细辛,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而能上达巅顶,通利耳目,旁达百骸,无微不至,内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学》言其能“辛香走窜,宣泄郁滞,上达巅顶,通利九窍”。李军教授认为,二者均属辛温之品,皆具芳香之味、上通脑窍之功;二者合用,开窍若神,符合相辅相成的配对原则,常用于治疗头痛、中风等脑病。
4.白芷-蝉蜕
李军教授认为,白芷芳香可开通脑窍,蝉蜕性寒可息风止痉,二者合用,属寒热配对,符合相反相成的配对原则,可用于治疗眩晕、急慢惊风等脑病。
5.冰片-石菖蒲
李军教授认为冰片与石菖蒲均有开窍醒神之功,虽属寒热配对,但符合相反相成的配对原则,二者合用,可开通脑窍,常用于治疗痫病、狂病、痰厥、昏迷、健忘、失眠、耳鸣耳聋等脑病。
6.半夏-石菖蒲
半夏味辛性温而燥,以燥湿化痰为主要功效;石菖蒲芳香走窜,有开窍醒神之功,且具化湿、豁痰、辟秽之效。《本草从新》言其“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声音……”二者均属辛温之品,配伍则具有化痰开窍之功,可用于治疗中风、眩晕、头痛、耳鸣、癫病、痫病等脑病。
7.川芎-黄芪
《本草正义》曰:“芎有纹如雀脑,质虽坚实,而性最疏通,味薄气雄,功用专在气分,上升头顶,旁达肌肤,一往直前,走而不守。”《本草汇言》:“芎,上行头目,下调经水,中开郁结,血中气药。尝为当归所使,非第治血有功,而治气亦神验也……味辛性阳,气善走窜而无阴凝黏滞之态,虽入血分,又能去一切风,调一切气。”黄茋具有补气升阳之功,以往的《中药学》教材均认为其仅归脾、肺经,但根据补阳还五汤的组成及配伍关系,我们可以看出:黄茋理应兼入脑经,具有补益脑气之功效。二者合用,既能补益脑之清阳之气,又可使脑脏瘀血得以祛除,符合相辅相成的配对原则;李军教授临床实践中常用此药对治疗中风、头痛、颅脑痈、痴呆、脑鸣、耳鸣等脑病,疗效显著。
8.丹参-川芎
丹参凉血活血,功同“四物”;川芎性温气雄,为血中之气药,味辛升散,可“上行头目”,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兼可祛风。李东垣认为“头痛须用川芎”。李军教授认为:二者配伍,属寒热配对,可上行至脑窍,使瘀血祛、新血生,进而使元神得养、头清目明,用于治疗证属瘀阻脑络型的头痛、眩晕、中风等病证。
9.丹参-半夏
丹参性微寒,具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本草纲目》言其“能破宿血,补新血”。半夏性温,能“燥湿化痰”,为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二者配伍,具有活血化痰、开通脑窍的功效,属于寒热配对,符合相反相成的配对原则。如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院内制剂脑泰通颗粒,原方系李军教授所创,在临床应用十余载,疗效显著,深受患者的好评;在实验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证据支持,如周海哲等通过建立血管性痴呆动物模型,并运用脑泰通颗粒治疗后发现:脑泰通颗粒具有改善模型大鼠学习行为的功能,可以降低脑皮质中一氧化氮(NO)含量,减少脑缺血后损伤;白海侠等通过研究发现脑泰通颗粒具有改善模型大鼠机体状态的功能,能够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脑部循环,这些可能是脑泰通颗粒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宋建民等通过研究发现脑泰通颗粒能降低大鼠血清血栓素B2(TXB2)和升高血清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这种效应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管收缩,改善血液循环,使血管舒张,脑血流量增加,促进侧支循环,减轻了脑梗死时脑组织的损伤程度及脑梗死后的致残度,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方以丹参-半夏为君药,二者统率全方,分领涤痰祛瘀二歧。李军教授常用此药对治疗痰瘀交结脑络的痴呆、中风、头痛、眩晕、耳鸣等脑病。
10.丹参-天麻
丹参以活血祛瘀为主要功效,《妇科明理论》有“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之说。天麻性平,以平肝息风通络见长。李军教授认为:二者合用,属于苦甘配对,具有活血平肝、息风通络的功效,符合相辅相成的配对原则,用于治疗头痛、眩晕、急惊风、慢惊风、中风、痫病等属血瘀动风者。
11.川牛膝-益母草
川牛膝长于活血通经,其味苦善泄降,能引血下行,且有利水之功。《医学衷中参西录》言其“原为补益之品,而善引气血下注”。益母草辛散苦泄,主入血分,既能活血祛瘀,又可利水,二者合用,属于同趋向配对,善于活血利水,符合相辅相成的配对原则。李军教授常用该药对治疗水瘀交阻脑络的痴呆、中风、癫病等脑病。